•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別慫 > 第181章 文臣子弟的主場!

      第181章 文臣子弟的主場!

      戰術訓練,暫且不提。

      青龍山連個校場都沒有,還處于建設之中,而且這些子弟初來乍到,最基本的戰場常識都不知道,只能暫且放棄。

      所以接下來的就是知識訓練,不單單是數算知識,還有各種沙場常識。

      比如最簡單的令旗,這一課就足夠難的了。

      《孫子兵法·軍爭》有云:“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因為傳訊方式的簡陋,所以旗幟、鼓點、金聲、號角、燈火,這些是古代戰場上主要的通信聯絡信號和指揮手段。

      古代軍隊運用旗鼓這種通訊和指揮方式,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將各種指揮號令、聯絡信號傳達給全軍。

      但由于令旗內容復雜、頭緒繁多,必須花較多的時間來進行教學、訓練,方能使全軍每一士兵熟悉這一套指揮號令。

      所以,訓練將士“辨旗幟”、“審金鼓”,是古代所有兵卒入伍后的第一課,《武備志》中說:“練士者,先明旗之別而要束之。”就是這個道理。

      負責給這些小崽子授課之人,乃是王弼帶過來的沙場老卒。

      面對這些沙場老卒,即便是李祺都有些犯怵,更別提其他人了。

      因為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那可是當年跟著老朱陛下打天下的,甚至還有人是老朱陛下的侍衛。

      光是這些履歷,就值得他人敬重了。

      是以不管是皇子還是勛貴子弟,全都對他們保持了崇高敬意,這第一課也從最簡單的“辨旗幟”、“審金鼓”開始。

      作為戰場上面最普遍通用的傳訊方式,李祺也不例外,同樣需要學習。

      萬一哪天他想不開,熱血一沸騰就沖上戰場了呢?

      大家排排坐,聚精會神地看著老卒講解演示。

      朱樉和朱棡學的極其認真,因為他們馬上就會用到了。

      按照自家父皇的謀劃,開春二月左右,他們就會隨同湯和大軍前去攻伐明夏政權,刷刷軍功,以便封王。

      沙場不比其他,誰都不敢保證會不會有意外發生,因此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做好準備。

      “老二,你聽懂了嗎?”朱棡撓著頭,滿臉緊張地追問道。

      朱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聲罵道“不懂先裝懂,后面咱們再去請教!”

      “請教誰啊?”朱棡急眼了,“李扒皮可是說了,等會兒還要臨場測驗啊!”

      “你小隊里面不是有人才嗎?蠢貨!”

      朱樉無奈提醒了一句,朱棡聽后一愣,這才陡然反應了過來。

      合著那李扒皮早就算計好了啊,文臣子弟才是小隊里面的金大腿!

      相比于這些皇室子弟和武勛子弟,汪子守、劉璟這些文臣子弟就要聰明多了,人家畢竟出身高門,自幼耳濡目染,多多少少都是懂一些的,而且腦子很是好使。

      一節課后,皇室子弟和武勛子弟可能只聽了個囫圇大概,而這些文臣子弟卻已經牢牢記住了,這就是區別所在。

      李祺恭恭敬敬地將老卒請下去休息,然后上臺微笑看著眾人。

      “如何?都記住了沒有?”

      “為師給你們一個去問的機會,一刻鐘后開始考校,記不住挨鞭子,聽明白了嗎?”

      挨鞭子!

      尼瑪地這李扒皮!

      眾人都是身子一顫,然后連忙圍著自家小隊的大腿問了起來。

      這個時候,汪子守、劉璟等文臣子弟,終于揚眉吐氣坐直了身體,迅速幫自家隊友解答疑惑。

      王弼在一旁看得連連點頭。

      文武配合之道,才是真正的王道。

      帶兵如此,治國亦是如此。

      李祺這小子,確實有大才!

      很快一刻鐘時間到了,李祺挨個進行提問。

      即便有文臣子弟托底,但有些莽夫記不住就是記不住。

      比如徐達家的老二徐膺緒,壯得跟頭牛犢子一樣,結果腦子不太好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