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毅然決然地率軍沖鋒。
五百精騎,人馬雙甲,如同一支利箭對著那肆虐的蒙古鐵騎疾馳而去。
對騎兵而,騎射自然是脫不開的作戰方式。
故而,兩支騎兵還差老遠,而且還在飛奔途中,一陣陣箭雨,便隨之傾瀉而來。
騎射技藝,明軍精騎自然是難以媲美蒙古鐵騎,畢竟人家是“馬背上的民族”,自幼開始練習騎射,弓馬嫻熟。
但提及裝備甲胄,明軍精騎卻是遠比蒙古鐵騎要完善得多。
縱使是輕騎,亦是一身甲胄,連戰馬上都覆蓋了一層棉甲,用已防御流矢的誤傷。
同樣是一番箭雨,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效果,明軍傷亡并不算大,而蒙古鐵騎卻是死傷慘重!
“沖過去!”
“大明沒有站著死的騎軍!”
李文忠眼中閃過一抹決然,赴死而已!
“殺殺殺!”
身后五百精騎發出震天嘶吼,馬蹄聲如震雷,悍不畏死地鑿進敵陣。
而山坡上面,將士們的傷亡越來越大,當初的五千余將士,如今只剩下一千余人。
按此刻的情勢來看,這一千余將士用不了多久也將傷亡殆盡。
“文和,敵軍沖上山腰了!”常茂焦急地大喊。
“整隊,填裝彈藥,把他們打退!”李祺惡狠狠地咬牙咆哮道:“戰至最后一兵一卒!”
隨即他扭頭望向唐勝宗和陸仲亨,“還有神槍手嗎?瞄準他們的將領打,敵軍沖至最后二十步,咱們扔下三眼銃,沖出去白刃戰!”
“先集中火力,朝敵軍將領猛打!”
在李祺的命令下,蒙古軍的將領倒霉了,所有火銃手的火力全部朝將領方向傾瀉而去,指揮沖鋒的蒙古將領一個個被點名。
幾乎同一時間,蒙古軍失去了許多將領,一時間群龍無首,彷徨四顧。
蒙古軍后陣,觀察戰場情勢的萬夫長立馬下令擂鼓,并向山腰增兵。
隨著隆隆的鼓聲,蒙古軍再次如同潮水般朝山腰涌來。
李祺看著黑壓壓的人群,再看看己方傷亡慘重的袍澤,一股深深的無力感襲上心頭。
真的……盡力了!
穿越至今,從未想過自己會是這般死法。
其實他本可以不參加此次國戰,安安心心地躲在京師里面,悠哉悠哉地過著小日子。
奈何問題在于,李祺早就徹底融入了大明,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親朋好友戰死沙場,連尸體都沒人收斂。
所以他打服高麗之后,還是選擇率軍馳援大寧。
等到大寧被炸毀,他們逃出生天后,李祺也沒有就此返回,而是毅然決然地率軍北上,深入蒙古軍后方,一邊搞著破壞的同時,另一邊也在追查李文忠所部的蹤跡。
哪個男兒不向往金戈鐵馬、馳騁疆場呢?
可惜李祺運氣不好,上次奇襲和林險些身死,這一次是真的要死了。
原以為,自己會死得更偉大一點,那些改變世界的念頭,在戰爭面前卻渺小得如同一粒塵埃。
穿越者,也是一介凡人啊,有喜怒貪嗔癡,也有不甘不愿卻無可奈何的命運。
李祺不禁嘆了口氣。
要是自己死了,消息傳回大明,恐怕有很多人會傷心流淚吧?
首先第一個,肯定是老朱陛下,這些年來自己幫了他那么多,狗日的老朱卻一直壓制著不給發賞賜,現在好了吧?自己這一死,你個老家伙哭都沒地方哭去。
其次就是便宜老子李善長了,老家伙這幾年安分了不少,也一門心思地幫大明做著實事,戶部在他的統籌之下,可以說運轉到了極致,老朱也因此省了不少心。
再一個,肯定得是太子標了,這個家伙還心心念念著,下一次自己再帶他出海捕鯨,他還沒忘記當年的承諾,以后兩人退休養老了,就乘船出海下西洋,去看看遠方的世界……
還有小臨安,估計會哭得很傷心吶!
回想起這些人,李祺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緩緩拔出腰側的戰刀,李祺盯著山腰往上沖的蒙古軍。
盡管毫無還手之力,可他仍要戰,死在敵人的刀劍下,是他最好的歸宿。
蒙古人也很瘋狂,因為他們馬上就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