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王宮。
王禑正在憤怒地咆哮。
“你說什么?明軍攻陷了東京(慶州)?”
崔瑩臉色蒼白地點了點頭。
“明軍于對馬島發動突襲,釜山縣守備戰死,五千守軍一半歸降,后直奔東京,十日后東京易主,如今只怕整個慶尚道都要落入明軍手中了……”
此話一出,高麗王被氣得勃然大怒,狠狠將杯盞摔在了地上。
“該死的!”
“明軍為何又突然發動進攻?”
“我高麗不是順從于他們,開展濟州貿易了嗎?”
慶千興、李仁任和崔瑩三人面面相覷,都不敢接話。
李仁任更是目光躲閃,把頭死死地埋著。
崔瑩瞟了他一眼,隨即苦笑著解釋道。
“明軍主將宣稱,我高麗首鼠兩端,與北元暗通款曲,更是將濟州貿易一事泄露給北元,致使北元盡起大軍掃境而來,大明陷入了戰火之中,高麗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崔瑩話還沒有說完,高麗王就將目光看向了李仁任!
“李仁任!”
“這是你干的好事?!”
李仁任乃是親元派系代表,更是一手扶持王禑上位的權臣。
洪武七年,上一任高麗王王顓誅滅辛旽亂黨后,這使他的改革再次退步,王權也重新弱化,特別是對明關系的緊張和倭寇問題,更使武將勢力大為提升,王顓為了抑制他們的勢力,又在洪武五年十月設立“子弟衛”,選拔名門貴族中的年少貌美者入侍,其權勢甚至比肩辛旽。
子弟衛成員也仗著恭愍王的寵信,淫亂后宮,洪武七年九月的一天,一名叫崔萬生的宦官在服侍王顓上廁所時透露了益妃懷上洪倫(子弟衛成員,洪彥博之孫)孩子的秘密,王顓密令殺洪倫以滅口,并暗示崔萬生也難逃一死。
崔萬生非常恐懼,伙同洪倫、韓安、權瑨、洪寬、盧瑄等在次日凌晨進入寢殿,趁王顓大醉時將他亂劍砍死,腦漿濺到壁上,一代高麗王就此慘死,可謂是諷刺又可悲。
王顓慘死后,秘不發喪,明德太后與慶復興打算在宗室中尋一人繼嗣,而李仁任卻堅持擁立出身存疑的恭愍王獨子江寧大君王禑,相傳他乃是昔日權臣辛旽之子,所以身份存疑血統不正,奈何他是王顓明面上的獨子,所以李仁任堅決擁護其上臺,王禑就此即位。
王禑即位后,高麗國策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恢復對元事大,從而使高麗進入元明兩屬的狀態,北元順勢冊封其為征東行省左丞相、高麗國王,高麗開始使用北元宣光年號,并遣使謝恩,同時也會大明開展濟州貿易,堅持走兩端外交。
李仁任也因此權傾朝野,成為高麗新朝的權臣,非但不思改革,反而巧取豪奪,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對他們這些權臣豪族來說,只要能夠在北元和大明之中的夾縫間生存,那就已經足夠了,至于百姓生死,關他們屁事。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天殺的明軍,竟然一不合地就發動了進攻!
李仁任急忙跪倒在地上,道“大王息怒!北元勢大,老臣也沒有辦法啊!”
“你……”王禑憤怒到了極點,可他還是個毫無根據的幼主朝政大權盡在這些舊勛權貴手中,所以王禑只能恨得咬牙切齒,卻什么都做不了。
“現在該當如何?”王禑頹然地坐在王位上面。
李仁任有些不死心,看向崔瑩追問道“明軍兵力幾何?”
“據潰兵匯報,僅有萬人,戰艦五十艘!”崔瑩給出了回答。
“區區萬人,難道我高麗都抵擋不住嗎?”
稚嫩的高麗王,再次發出了憤怒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