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4章另有收獲(下)
    伊萬鉆進車里,陳先和韓衛全都豎起耳朵,等待他帶來好消息。
    穩了穩神,伊萬組織好語,這才娓娓道來。
    伊萬一進酒館,并沒有四處打聽。
    而是坐在吧臺上,點了一杯當地產的烈性酒,邊喝邊聽旁邊人說話。
    不像餐廳,當地人說話聲音小,小到只能對面人聽到。
    酒館里的人在酒精刺激下,難免大聲喧嘩。
    別的東西,伊萬全都過濾出去,唯獨對白天小鎮上出現的游行話題感興趣。
    大約聽得清楚,這些人基本上是馬克威羅工廠研究所的下崗人員,包括不少科研專家。
    由于關閉研究所,這些人全都失業。
    給的那點可憐遣散費,壓根解決不了溫飽問題。
    研究所負責人契爾年科便組織工人們到工廠請愿,要求工廠公平對待他們這些人,發放生活費,并且安排工作崗位。
    可是,工廠對他們的做法不予理會。
    工廠不管,鎮政府也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的權限,根本管不到工廠。
    去州里或者安托市,他們去不了。
    所有出城道路,都被工廠派去的人嚴格把守。
    求告無門的情況下,他們便打起厲元朗要來參觀工廠的這次公開活動上。
    于是,便有了厲元朗看到的那一幕。
    包括在廣場聚集,也是契爾年科他們發起的。
    為的就是引起安托市乃至州里對他們的訴求,引起足夠重視。
    事情的發展,和陳先猜測內容出入不大。
    最讓陳先深有感觸的是,恰比廣陵官方給出的消息,和伊萬打聽到的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馬克威羅工廠,根本沒有安排科研所這批人的計劃,而是直接遣散,和開除沒什么兩樣。
    陳先到此明白,厲元朗為何委派他暗中調查。
    估計就是料到,科研人員,在恰比廣陵不受重視,儼然把他們當成累贅和包袱。
    考慮到這些人,可是發動機領域的專家,若是把他們弄過來,或許對我們的發動機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不管他們技術是否落后,有,總比沒有強。
    總算有了進展,看看時間不早,陳先就讓韓衛趕緊出發,連夜返回安托市。
    誰知,當司機正準備發動車子,卻被伊萬攔下。
    表示,他已經拿到契爾年科家的住址,既然來了,不如去他家一趟,和他面對面談一談,掌握更多信息。
    陳先猶豫了,厲元朗給他的任務只是了解。
    要是進一步談話,有些事情陳先做不了主。
    他躊躇片刻,告訴大家,他需要請示。
    出去打了個電話回來,陳先肯定的點頭,說出兩個字:“可以。”
    夜色中,車子在馬克威羅小鎮街頭,轉了幾圈,終于停在教區一棟建筑物前。
    五月中旬的馬克威羅,夜里還是很涼。
    伊萬走在頭前,陳先和韓衛緊隨其后,走進樓里。
    樓道里亮著昏黃燈光,木制樓梯彰顯出這棟樓年代久遠。
    三個人走在樓梯上,木板發出咯吱聲響,在寂靜中顯得尤為刺耳。
    總算到了三樓,伊萬看了看,叩響左側房門。
    過了不到一分鐘,里面傳來說話聲。
    陳先和韓衛聽不懂對方說了什么,相互對視一眼,露出復雜神色。
    房門開了一條縫,露出半張老太太滿是皺紋的臉。
    伊萬和她說了什么,老太太嗯了一聲,并未開門。
    這時候,伊萬回身告訴陳先他倆,說老太太是契爾年科的妻子,她不敢開門,要把契爾年科本人叫來。
    不大一會兒,花白頭發、戴著一副眼鏡的契爾年科出現在三人眼前。
    伊萬介紹了陳先身份,契爾年科猶豫片刻,總算把門打開,將他們讓進家里。
    陳先沿著走廊往里走,路過廚房時瞥了一眼,赫然發現老太太正在用晚餐。
    桌子上除了餐具之外,還有一個小盆子,里面裝滿剝了皮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