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關興 > 第425章 沈翊出城,張遼突襲

      第425章 沈翊出城,張遼突襲

      沈翊哐當哐當的折騰了整整五天才將一切準備妥當,又休息一天,第六天傍晚才率領六萬大軍以及無數物資離開余汗趕往南昌。

      出征的同時派斥候率先出發,提前趕往南昌城散布漢軍正朝南昌逼近,準備攻打南昌城的謠。

      余汗到南昌雖只有三百余里,但有張遼的威脅大軍根本走不快,按照每天二三十里的速度趕到南昌少說也得半月之后了,這么長的時間虞翻就算反應再遲鈍也收到消息了。

      既然虞翻注定會收到漢軍攻打南昌的消息提前防備,不如自已派人告知,借此給虞翻制造壓力,消耗城內守軍的精力。

      試想一下,虞翻收到漢軍進攻的消息之后是不是要全城戒備嚴防死守,守軍是不是要瞪大眼睛看著,生怕一個恍惚漢軍突然殺到?

      這種情況下人的神經必然緊繃,精神肯定會高度集中,但別忘了剛不可久,精神高度集中這事是持續不了太長時間的,守軍在城上左等右等,等了半個月才等到漢軍,這個時候的守軍還會有第一天守城時的精力和士氣嗎?

      歸正傳……

      沈翊清楚只要出城必會遭遇張遼襲擊,因此離開余汗之后神經立刻緊繃起來,命令大軍調整陣型,讓推著竹竿的車輛走在大軍外圍,將糧草護在大軍中間,由此確保遭遇魏軍突襲之后能迅速建立防御陣地進行打擊。

      甚至為了能夠及時察覺魏軍動靜,沈翊在派出斥候嚴密打探的同時還按照關興的吩咐打造了上千把聽風筒,就是將竹竿鉆空再安個彎頭,讓士兵拿著趕路,走幾步便將竹竿插在地上,將彎頭貼到耳朵上傾聽魏軍的馬蹄聲,只要聽到動靜就立刻布陣。

      事實證明沈翊的謹慎沒有錯,這些日子魏軍斥候一直在余汗城外蹲點,發現漢軍出城之后迅速上報張遼,張遼收到消息立即點齊兵馬殺漢軍。

      值得一說的是沈翊出行打的是關興旗號,因此張遼并不知道關興已經離開,還以為率領漢軍出征的是關興本人。

      他雖準備在關興率領的漢軍主力離開之后攻打余汗切斷關興退路,但那是在關興趕到南昌城下,縱使收到余汗告急的消息也無法回援的情況下。

      現在關興才剛出城,他就忙不迭的攻打余汗的話不是有病嗎,再急也不差這幾天不是,萬一攻城途中關興突然回來咋整?

      攻打余汗可以,但得在關興離余汗夠遠無法回師救援的時候而非現在。

      所以張遼這次的目標是關興率領的漢軍主力而非余汗城,他不知道虞翻能守多久,所以得盡可能的削弱漢軍的實力,打擊漢軍的士氣,不讓漢軍輕易趕到南昌城下。

      但突襲漢軍也不容易,為防止漢軍襲營,張遼將營地駐扎在了四十里之外,等漢軍斥候摸過來都大半夜了,再回營匯報并帶著主力殺來天都亮了。

      也就是說只要與漢軍之間的距離夠遠,漢軍就算知道了張遼的具體位置也沒法趁夜襲營,這就是活動范圍大的優勢。

      距離遠確實可以有效防止漢軍突襲,但當張遼想要突襲的時候同樣要跑很長一段時間的冤枉路,這就給了沈翊充足的反應時間。

      沈翊猜測張遼到余汗之間最遠不超過五十里,所以在利用斥候和聽風筒時刻關注魏軍騎兵動靜的同時根據魏軍與自已的距離以及魏軍的行軍速度算出了魏軍殺到自已面前的大概時間,然后提前一刻鐘布置防御陣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