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周大爺的現狀,楊婆婆也聽人說了;
本想去看望,但氣不過周大爺之前的所作所為,所以一直沒有露面。
最終,在周圍鄰居的勸說之下,楊婆婆終于點頭了;
表示可以摒棄前嫌,接納周大爺回家,像之前一樣照顧他,直至他百年。
不過楊婆婆有個條件,那就是周大爺必須提前立個遺囑,寫明以后財產都留給幾個繼子;
周大爺也麻溜的立好,再不敢提什么找個五十歲年輕老婆之類的話。
楊婆婆這才把他從醫院接了出來,全心全意的照顧著.......
瑤瑤聽完一臉鄙夷道;
“這報應來的也太快了點,應該讓他離完婚再摔癱瘓的,看誰來照顧他!”
說完,瑤瑤才后知后覺想起來,問道;
“媽,你沒跟著去勸楊婆婆跟他和好吧?”
岳母大人嗔怪的看了女兒一眼:
“我怎么可能去摻和這種事,連醫院我都沒去看過的。”
瑤瑤臉色這才和緩了許多,但嘴里還是一直嘟嘟囔囔,為楊婆婆不值。
傅叔叔見女兒一直在那兒憤憤不平,便扯開了話題,看向陳易說道;
“前兩天我看到個有意思的新聞,一個小男孩說自已是抗戰老兵轉世,你們看到了嗎?”
陳易吃飯的動作一頓:
“沒有啊,最近都在關注國際局勢,沒太注意國內新聞。”
傅叔叔笑了笑:
“這是我們省內的新聞。”
“這小孩挺有意思,說的頭頭是道,有理有據。”
說著,傅叔叔還拿出了手機,找到相關新聞頁面,遞到了陳易面前。
這個小男孩名叫王鵬凱,五歲,一個看似普通卻又不同尋常的孩子;
王鵬凱的與眾不同,是從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顯現的。
在同齡孩子還沉浸在卡通世界時,他卻對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
玩具槍成了他最心愛的玩具,而其他孩子喜歡的玩具車、積木卻被他冷落一旁。
而且,王鵬凱對軍人的崇拜之情溢于表;
每當街上遇到穿軍裝的人,他都會興奮地拉著父母的手,用崇敬的目光注視著那些軍人。
有一次,在超市里遇到一位退伍老兵,王鵬凱竟然主動上前,用稚嫩的聲音說:
\"叔叔好,謝謝你保護我們!\"
這種對軍人的特殊情感,遠遠超出了一般孩子對英雄的向往。
王鵬凱不僅對軍人有著特殊的情感,他還能夠做出標準的軍姿。
在家里,他常常自已一個人練習立正、稍息的動作;
他的正步踢得有模有樣,動作之標準甚至超過了一些成年人。
而且,他常常自稱是\"解放軍\",用稚嫩的聲音模仿著軍人的口吻說話;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鵬凱的語能力不斷提升,王鵬凱便開始更加“胡亂語”了。
有一天晚上,當海濤在給兒子講睡前故事時,王鵬凱突然說:
\"爸爸,我以前是個排長,我叫王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