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從他父母身上想辦法。”
他堅信,血濃于水,涉及到親生父母的安危,陳易絕對不可能繼續保持這般冷漠無情。
然而,一旁的除蓋障菩薩卻是皺起眉頭,出聲阻攔道:“此舉萬萬不可。”
“我們之前已經查過,陳易父母并未作孽,甚至還積德不少,如何能對好人下手?”
寶檀華菩薩有些煩躁道:
“那便對那個凡人女子傅瑤瑤下手,陳易不是背著風險也要與之在一起嗎。”
除蓋障菩薩再次搖頭;
“那女子一身正氣,是個福德深厚之人,我亦不贊同。”
寶檀華菩薩頓時不滿了,反問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這樣算了?”
“大勢至、無盡意,日光、月光菩薩皆栽在這小子手里,咱們何時吃過這樣的虧!”
“還有十八羅漢十八伽藍,這都是實打實的神位!”
“這廝生來就與我佛教不對付,若再不鏟除,恐怕日后連你我的容身之地都沒有了!”
除蓋障菩薩嘆了口氣,還是想再勸勸;
“他們之所以落得那個下場,乃是犯了天條,犯了貪嗔癡戒。”
“你我行得正坐得直,又怎會同他們一樣?”
“諸佛并未下令對付陳易,還是到此為止吧。”
寶檀華菩薩冷笑連連:“到此為止?”
“你可知何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就算我們罷手,他依然會與我們作對!”
除蓋障菩薩實在不愿看到好友一錯再錯,苦口婆心道;
“陳易本質上并不是個壞人,無非是年輕激進了些。”
“若我們自身無錯可尋,又何懼任何人?”
“縱觀這幾次,都是我方先出手而后被反擊,吸取教訓吧。”
“陳易在地府官職不小,正好地藏王菩薩也在,不如請他出面勸和,能和平相處是再好不過的。”
寶檀華菩薩十分不滿,嗆道;
“你怎的一味長他人志氣滅自已威風?陳易不過就是道教對付我們的一顆棋子。”
“既然敢做這顆棋子,就要有隕落的覺悟!”
“罷了,你別再說了,我再最后出手一次,若他真能不動如山,倒也算配得上真君二字。”
“屆時要找誰說和都隨你,我再不管了。”
除蓋障菩薩沒辦法,也只得由他去了;
幾番察查之后,寶檀華菩薩終于找到了一個機會,那便是那名凡人女子傅瑤瑤的親人。
她一身正氣動不得,她父母也也有官運護持,但她的姨夫卻還有筆陰債沒還呢!
寶檀華菩薩根本不信陳易區區一個凡人能不犯錯,之前無非是強度不夠罷了;
他和表舅之間親情并不深厚,所以沒有出手;
與好友分隔多年,或許情誼淡薄,沒必要出手。
但若丈母娘求到他面前呢?她可是知道陳易有本事在身的;
只要陳易出手幫忙一次,那就能讓他失去一切,再無翻盤可能!
陽間這邊,已經天亮;
大清早陳易正在吃飯,突然接到瑤瑤的電話:
“易哥,我姨媽兒子出車禍了,正在醫院搶救,這可怎么辦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