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這事后面怎么樣,瑤瑤肯定會告訴自己的,所以陳易也就離開了;回到地府,何大正好有事稟報。“大人,西方鬼帝手下的王溫舒已經在著手異國引渡事宜了。”“哦?他辦事效率還挺快的。”“打著西方鬼帝的旗號過去的,效率能不快嘛,上面還撥了塊地方給他建立了引渡處。”“那他現在是準備先和哪邊交涉?”“聽說他首先建立聯系的是高麗地府,那邊,有不少咱們國家的英魂。”陳易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咱們手上高麗國的陰魂其實并不是很多,以少換多,算他王溫舒有腦子;陳易最怕的就是西方鬼帝派些酒囊飯袋過去,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至于高麗的地界上為什么會有很多咱們的英魂呢,這還得從抗美援朝戰爭說起幾十年前,百萬英勇的中華兒女如鋼鐵洪流一般跨過滔滔江水,投身于抗擊帝國主義侵略、捍衛邊疆的壯烈戰斗之中;彼時,無論是在工業領域還是軍事方面,華國與漂亮國之間都存在著天塹般的巨大差距。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斷:華國參與這場戰爭,簡直就是以卵擊石!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漂亮國,在海上擁有令人畏懼的航空母艦;天上有轟炸機群,至于陸地戰場,更是坦克大炮多不勝數,裝備十分精良。然而,反觀我們自己,既沒有先進的戰機也沒有坦克,還有一腔熱血和無畏無懼的鐵血精神!那時,我們不僅面臨著后勤補給匱乏的困境,甚至連彈藥供應都難以保證充足;可即便如此,華國軍人依然毫不退縮。他們嚼著冰冷生硬的土豆,就著冰涼刺骨的雪水解渴充饑;最終,硬是將那些每天都能吃肉喝酒的侵略者們打得節節敗退,狼狽不堪地被趕回了三八線之外。就這樣,完成了一項原本看似遙不可及、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艱巨任務!華國軍人之所以如此強大,并非僅僅依靠手中的武器裝備,而是源自內心深處那份對祖國、對人民深深的守護之情;他們深知身后就是生養自己的祖國大地,絕無退路可。因此,每一名將士都懷著必死的決心奔赴沙場;哪怕面對的敵人是兇殘如豺狼虎豹般的勁敵,也要毫不猶豫地沖上去,緊緊扼住對方的咽喉,絕不松手!漂亮國入侵高麗,真正的意圖是想在華國后方安置一個定時炸彈;如此一來,便可對華國的東北邊境形成持續且巨大的威脅,從而牽制住華國的發展步伐。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回首歷史,晚清時期面對列強的欺凌和壓迫,腐朽無能的清政府選擇了屈服與退讓;致使國家主權喪失、山河破碎。而到了民國時期,盡管社會有所變革,但國家依舊積貧積弱,缺乏足夠的實力來抵御外敵的侵擾;但等新華國成立后,一切都變了。全體中華兒女團結一心,誓死要捍衛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華國軍人在抗美援朝戰爭的表現已經說明一切,這場戰斗,志愿軍靠著生命贏得了這場勝利;十幾萬的將士將熱血灑在高麗戰場,光是損失兵力就有三十五六萬人。但是漂亮國同樣也傷亡慘重,雖然他們自己公布的數據顯示,其犧牲3萬人,負傷10萬人;但咱們的數據證明,敵軍有百萬傷亡,美軍比例最大,有39,754人。華國軍人為保衛家園,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有19萬英烈留在了高麗;關于具體烈士人數,一直沒有統計出一個準確數字。直到2014年才最終確認,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人數為名;按地區分布,屬蜀省人數最多,大約有3萬余人。按地區分布為:蜀省名、魯省名、吉省名;遼省名、湘省名、豫省名、冀省名。黑省8222名、蘇省7268名、晉省5853名、鄂省5167名、皖省4151名;浙省3732名、粵省3186名、桂省2915名、陜省2802名、貴省2799名。贛省2162名、內蒙1683名、滬市1634名、滇省1482名、京市1438名;隴省1041名、閩省982名、津市977名、寧區461名、新區61名、青市48名。華國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每一個省份的名字都閃耀在那份名單之中,無一遺漏!這意味著我們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都孕育出了英勇無畏的戰士,他們都是錚錚鐵骨的好漢!然而,那些壯烈犧牲的烈士們,其中絕大部分最終被安葬在了異國他鄉——高麗;他們未能回歸到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永遠沉睡在了那片陌生的土地之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歸咎于當時那場戰爭所特有的復雜背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想要將烈士們的遺體從前線運送回國內,其所需付出的成本太高了。由于我方運輸裝備相對落后,再加上敵軍掌控著絕對的制空權,這使得我們的后勤補給線屢屢遭受破壞;向前線輸送至關重要的糧食和彈藥已經十分艱難,一路上更是伴隨著大量人員的傷亡,以至于可用的人力嚴重匱乏。倘若要從前線抽調人員專門負責運輸烈士遺體,那么不僅往返行程漫長無比,更要命的是這樣做將會直接對前線的作戰行動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并從實際情況出發,我方志愿軍毅然決然地做出了一項沉重卻又無奈的決定:將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遺體就近妥善掩埋…當戰爭終于畫上句號之后,盡管后來我方已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可以將散落在高麗各地的所有烈士遺體全部運送回國內;但出于兩國之間的友誼考慮,雙方一致決定,在戰場犧牲的志愿軍烈士不運回國內,原則上安葬在高麗。烈士陵園將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開放,并將革命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可外面再好,哪有自己家好呢?先輩們,也該回來了。回來看看這大好河山,看看茁壯成長的后輩,還有我們日益強大的祖國!喜歡那些年,我在下面兼職的日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