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帝心中卻笑了。
原以為,龐玉京這個棒槌,三句話放不出一個屁,沒想到卻是知心人,說出了他的心聲。
有了人牽頭,宣武帝反而不急了,說道:“龐卿的提議,諸卿認為怎么樣呢?”
“陛下,臣反對!”
戶部尚書孫敬站出來,旗幟鮮明的喊話。
宣武帝臉色略微陰沉,問道:“孫卿為什么反對呢?”
孫敬正色道:“陛下,我戶部也需要補充人才,現在的戶部侍郎馮正年邁患病,目前在家休養,今天都沒有來參加朝會。”
“臣認為,可以讓秦大學士兼任戶部侍郎。”
“秦大學士這樣的人,在吏部搞人事,天天搞人,不合適啊。他這樣優秀卓絕的人,就應該在戶部搞錢。”
孫敬拱手道:“請陛下明鑒。”
宣武帝臉上的神情錯愕,完全沒想到,孫敬會搶奪秦豹去戶部。
出乎意料。
孫敬卻不管宣武帝的想法,繼續道:“陛下啊,咱們涼國的財政,您是知道的。涼國財政艱難,急需一個有能力的人生財有道。”
孫敬的想法很簡單,人才難得啊。
吏部能要秦豹,憑什么他不要?
秦豹來了,有這樣的關系戶,未來戶部的事情就好辦了。
更別說秦豹的背后有公主,公主的手中有云錦,還有玉海樓等等,如果雙方合伙做生意,對戶部是絕對有利的。
張光原本是不著急的。
現在,孫敬這個老東西來搶人,他頓時坐不住了。孫敬能清楚張光的好處,張光自然也清楚。
有秦豹在吏部,一旦有了麻煩事情,就讓秦豹出面斡旋,畢竟秦豹能直達天聽。
打壓秦豹,張光沒這想法。
涼國要崛起,就需要這些有才華有能力的年輕人,如此一來,涼國才有未來,才能東出爭霸。
再說了,秦豹成了他的下屬,成了吏部的人,關系親近,自己兒子也能和秦豹搞好關系。
未來也不錯啊!
張光理直氣壯的站出來,拱手道:“陛下,臣也認為龐尚書的提議很好。”
龐玉京此時卻躍躍欲試。
其實,秦豹去戶部擔任侍郎最好,因為和兵部的人事相比,兵部的錢財最重要。如果秦豹去了戶部擔任侍郎,總不能隨時克扣兵部的錢吧?
龐玉京也就想一想而已。
目前商討的,僅僅是吏部侍郎。
孫敬正色道:“陛下,吏部有張尚書這樣的人,尤其是張尚書身為吏部尚書,處理事情井井有條,更有許多能人,隨便安排一個人都能接任,何必非要秦大學士呢?”
張光正色道:“陛下,孫敬這老匹夫是混淆視聽。”
“陛下啊,吏部現在急需用人。”
“涼國要改變,要強大,首要就是人事上的改革,要選賢任能。唯有選出了足夠多的賢才,才能讓涼國日漸強盛。”
“人才,始終是最根本。”
“有了人才,其他的任何事情才能無往而不利,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沒有人才,那就是事倍功半。”
張光拱手道:“陛下,秦大學士必須來吏部。誰如果要搗亂,誰就是奸臣。”
孫敬一時間怒了。
老東西,不講道理。
孫敬擼起了衣袖,咬牙道:“張光,你個老匹夫。老夫今天,非要和你論一論。道理講不通,老夫也略通拳腳。”
張光寸步不讓,說道:“來就來,以為老夫怕你?當年,老夫也是仗劍縱橫地方的人。”
兩人爭執了起來。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著,這一幕更讓稽柵大開眼界。
原來,中原人是這樣的。
中原的官員也不是知書達理,都是武德充沛啊,只是所有人爭論,竟然只是為了搶奪秦豹,讓人心中贊嘆。
秦豹反而很從容。
他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倒是沒覺得有什么?
反正,看皇帝選擇。
宣武帝看著吵鬧的局面,呵斥道:“肅靜!”
聲音落下,張光和孫敬各自哼了聲,而后各自回到坐席上。
宣武帝此刻看著下面鬧騰,他反而是掌握了主動權,心中更是輕松起來,笑吟吟道:“堂堂吏部尚書、戶部尚書,朝廷重臣,卻猶如潑婦罵街,成何體統?”
“既然你們爭論不休,就由朕來決斷。”
“秦豹聽旨!”
此話一出,秦豹站起身,躬身道:“臣秦豹聽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