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場青古神國的業位傳授大戲,顧衡原本就從科技文明的數據庫里知曉了不少。
簡而之。
“業位”是萬朝文明在運朝修煉體系下,衍生出來的一種獨有的力量刻印,它能夠為修煉者與運朝氣運互通有無,從而讓修煉者能夠順利地從運朝氣運上汲取到力量反哺自身,一旦成功,那修煉者的實力便會得到加持增幅,久而久之,更有質變。
這業位的存在并不稀奇,諸多下位面源界都有運朝修煉體系流傳,大家多少都見過。
但把運朝一道玩出花來的,只有萬朝文明。
“業位”乃是從運朝氣運之中自然凝出,無論是數目還是強度都隨機,根據業位強度的高低,也決定了能從運朝氣運上汲取的力量有多少,雖說這玩意要時間才看得出質變,但立竿見影的提升也是有的。
但既然是從國祚氣運之中誕生的力量刻印,這“運朝業位”也是有些許本能的,它們會隨著本能去找到自己未來的主人,通常也只會看重那些天資異稟的年輕后生。
資質平庸不行,否則起不到互補作用。
年壽大了也不行,朝氣蓬勃的新銳總要比老氣橫秋的油子更可塑。
既然是讓業位自己擇主而附,如何用自己的實力掙得應有的業位加持,便要那些參與到業位傳授之戰的年輕后生自己去盤算了。
而一個運朝內的業位傳授,并不是關起門來自娛自樂的事情。
相反。
三大神國序列,還有諸多帝朝序列,都在利用這個機會,大開各自門戶,招攬自己運朝之外的修煉者加入,許以業位和官階,運朝之間也會相互彌足輸血,以維持住萬朝文明現有的“平衡”。
而“業位”的存在意義,就在于此。
一個運朝,最重要的是未來。
當下的盛況是很重要,但沒有人喜歡曇花一現,也講究個“穩”字。
既然萬朝文明對外開疆拓土的機會已然微乎其微,那文明之內就必須保證不會掀起徹底的動亂,徹底攪壞大勢。
那些道城,皇庭,都可以算作小魚小蝦,他們互相吞吃,再被更大的魚吃掉……
而帝朝之間相互征伐,若是突然間露出了巨大破綻被打得一蹶不振,就此分崩離析,又會有新的帝朝從中崛起,填補空缺……
三大神國則自詡為釣魚佬,超然在外,盡力維持著這片魚塘的生態圈。
因此。
雖然萬朝文明等級森嚴,又無比信奉“弱肉強食”這一叢林法則,可終歸還是沒有徹底地變成屠宰場,只不停地重復著某種殺戮循環,用內耗來維持穩定。
當然。
這些都是萬朝文明內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