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阿公是包辦的..”
“大字也不識幾個..”
“結婚前連面都沒見過..”
夏溪一句句的唱著,歌詞并不華麗,沒有堆徹辭藻。
就像敘事一般,進入所有人的耳膜。
這首歌曲觀眾們很熟悉。
該歌曲在樂壇,網絡上也是極為火爆。
講述親情與時代困境的交織。
而如今國慶晚會上,忽然搬出這首歌曲,并且還不是原唱唱的。
有些觀眾開始疑惑。
按照剛剛視頻片段來說,應該沒這么簡單。
可前面一字未改,又讓網友們覺得自已想多了。
主辦方只是采用親情和年代戰爭為背景,相互粘合。
至此,眾多觀眾,對于這首歌曲稍稍失去了一點興趣。
以為有什么新意,以為又是跟林立所唱歌曲一樣,為改編版。
但目前看來,似乎沒改編。
臺下,程悠雪和宋怡雪望著臺上傾情獻唱的夏溪,眼中滿是鼓勵和自豪。
心中暗暗幫夏溪鼓勁、
她們可不像其他觀眾一樣,雖也沒聽過該歌曲完整版,但她們知道。
這歌曲是班長讓夏溪唱的。
班長出手,班長下令,哪會簡單呢?
“炊煙飄過,煮飯的柴火把腰壓彎了,壓彎她不止柴火..”
當夏溪唱到這一句的時候。
她身后的舞臺上,忽然一盞射燈照下。
該片段中的老太太赫然出現在舞臺上。
同樣的坐姿,同樣的目光,同樣的穿著。
“黃昏日落,阿公敲著碗筷把歌唱著..”
“她每天掰著手指頭數日子過,等遠方開來的車..”
“門口的板凳在那從沒挪過,眼神還在期盼著..”
主歌部分結束,所有觀眾已然對這首歌曲會出現不同,失去了興趣。
真就是主歌一字未改!
觀眾們雖心中失望,但正題的收視率未降低。
沒有人換臺離開。
但也沒多少提升。
此時副歌介入。
夏溪腳步微抬,向后退了幾步,望著那名老太太,眼中流露著尊敬和愛戴,以及深深的心痛不忍。
“她生了一個又一個..”
“都被號角的呼聲--吹走了。”
當夏溪唱到這一句的時候,沖鋒號聲音響起。
加入旋律中。
一瞬間,原本失去興趣的觀眾們,立刻感覺自已渾身雞皮疙瘩起來了。
精神逐漸亢奮,頭皮發麻了!
屬于華夏最為經典的聲音,對當代人來說很少聽見的聲音,可一旦響起,所有人都會振奮。
就好似刻在dna里面一樣。
“山那邊是什么..”
“是烈士的英魄..”
“是他們拼死保衛的新華夏...”
夏溪的唱腔也在此刻高亢起來。
視頻網站上的觀眾們瞬間炸了。
“我草,這沖鋒號神了!”
“前面感覺跟原創一樣,忽然一個轉折,副歌加沖鋒號立刻讓我汗毛炸起了!”
“絕對的畫龍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