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夜問劍,消息迅速傳遍老龍城的各大家族,不僅于此,哪怕是一些市井中的江湖中人,也都在暗地里議論此事。
不怪消息傳的這么快,主要是那場問劍,聲勢過于浩大。
老龍城雖然是寶瓶洲第一大城,但其實論城池地盤,也就方圓數百里,而那場問劍,波及之處,就有五十里。
擱在真正的山巔,這種大戰,當然是不值一提,一名玉璞境劍仙,隨意一劍,都能縱橫百里地界。
可關鍵是,這五十里,剛好就是老龍城中心,也剛好就是在內城之中的苻城。
離得近,動靜又大,其實那夜問劍之時,幾個家族之間,各自的地仙老祖就已經被驚動,個個掠向高空,觀禮劍仙問劍。
三劍打爛苻城天地禁制,最后一劍,劍光好似從天外而來,一道霜雪劍光,筆直落入城主府。
劍修出劍,實在是不太講理。
死了幾個,死的是誰,倒是沒個定論,這些各自家族的地仙老祖,也心照不宣的,沒有登門拜訪。
對于此戰,有人歡喜沒人憂。
苻家遭受重創,這對其他四大家族來說,無疑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哪怕是在此之前,已經背地里依附于苻家的方家,同樣如此。
依附是無奈之舉,畢竟苻家勢大,但要是苻家死完了,那就不需要依附了。
無數人暗地里叫好,甚至巴不得那個不知名劍仙,直接把苻家滿門抄斬,殺個點滴不剩。
就算最后那個劍仙收了整個苻家的千年底蘊,他們無法分到一點羹,也沒關系。
只要老龍城少了個一家獨大的苻家,那么這些家族,頭上懸著的那把劍,就會憑空消失,怎么都不是壞事。
沒人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只知道那個劍仙,是某個糕點鋪子的背后主人,鋪子早些時候,生了一場禍事,所以苻家遭了難。
而在問劍過后,沒多久,老龍城上空的那座仙兵云海,也被人取走,再也沒有任何天地禁制。
最后一件大事,就是苻家傳來消息,老龍城第一把交椅,換了主人,苻畦退居幕后,少城主苻南華,摘去了那個“少”字,登上城主寶座。
后續幾天,老龍城陷入了詭異的平靜。
至少在表面上來看,是如此。
沒人去苻家登門,不是不想一探究竟,而是不愿、不敢、不能。
因為誰也不知道那個問罪苻家的“上五境”劍仙,是個什么脾氣。
前腳人家劍仙砍了苻家,后腳你就跑去登門,是真不怕死嗎?
要是被那劍仙視作與苻家同流合污之人,說不得就會被一劍砍個魂飛魄散。
也沒人敢去糕點鋪子,拜訪那個不知名劍仙,究其原因,還是一樣。
誰他媽敢啊。
以至于泥濘街那邊,這幾天甚至都沒有一個人影,各大家族嚴厲訓斥晚輩子弟,近期不得隨意走動,就算非要出門,也得低頭做人。
暗處,四大家族的核心高層,緊急召開了一場會議。
主要商討接下來的老龍城格局,苻家那邊,會如何動作,那間好似過江龍的小小鋪子,又會如何行事……等等。
當場就有人拍桌子瞪眼,揚趁他病要他命,只要各個家族之間沒有二心,聯手之下,已經被斬了半條命的苻家,就定然會成為過去式。
也有老成持重之人,簡明扼要的說了,在場都是商人,圖的就是一個利字,苻家雖然元氣大傷,但只要苻畦沒死,就不會好對付。
退一萬步講,就算聯手之下,真的拿下了苻家,咱們也必然會損失慘重,能不能在苻家留下的底蘊中找補回來,尚且是未知數。
最關鍵的,還是外力威脅。
那個不知名劍仙,既然問劍苻家,又不直接鏟除,說明是個明事理的,只殺該殺之人。
但北邊的書簡湖野修,那可就不一定了。
歷史上老龍城發生的數次動亂,有超過一半,都是因為那座書簡湖。
更別說,一洲北部的那個大驪王朝,估摸著,鐵蹄已經快殺到了一洲中部,寶瓶洲處于一片動蕩之中。
亂世已起,滾滾洪流,大勢席卷,走錯一步,可能就是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