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琰將兩個比丘尼送出門,看著她們漸漸遠去。
說完了慈云庵和寶德寺的事,凈圓師太就告辭離開,只說等到庵中安排好了,請謝玉琰過去看看染坊。
郭雄一瘸一拐地走過來:“大娘子,這尼姑是要做什么?”
謝玉琰與比丘尼說話的時候,郭家兄弟沒有進去,兩個人都是粗人不假,卻也能看得火候,掌握分寸。
謝玉琰先去看郭雄的腿:“傷的如何?”
郭雄心里一暖,然后頗為不在意地道:“都是小事,那狗官急著要口供,吩咐獄卒下手重些,卻也不敢要了我的性命,說到底就是點皮肉之苦而已。就是這條腿不爭氣,戰場上受過傷,經不起折騰。”
謝玉琰道:“不能大意,還是請郎中每日來換藥,這段日子你也少走動。”
郭雄點頭。
郭川道:“要知道是這樣,當時我替大哥去就好了。”
郭雄卻瞪了弟弟一眼:“等你開始掌管船隊了,再說這樣的話。既然我是綱手,這些事自然由我出頭。平日里船隊的人都聽我的,難不成到了要緊關頭,我倒要縮起來?真的如此,日后誰又會信服?”
“既然吃這碗飯,平日里比旁人拿得銀錢多,也就得做好我自己的事。”
郭川知曉自己說錯了話,連忙道:“我知曉了。”
謝玉琰看向郭川:“將你大哥扶進屋中坐下。”
有些事就算想得再周全,也難免會有人因此受累,她盡可能地避免這樣的事發生,但事情瞬息萬變,重壓落下來,還需要各自承擔。
幾個人在屋子里坐下來。謝玉琰才道:“兩個比丘尼此次前來,是解決云棲寺后續之事,若是與她們商議好了,說不得能與她們做些買賣。”
郭川道:“大娘子說的是染布的買賣?”
謝玉琰點頭。
郭川道:“汴京的尼姑庵往外賣些布帛,東西雖然沒有布莊的好,但也便宜些。我找二娘的時候,汴京城里許多地方都去過,因此知曉這些。”
謝玉琰道:“凈圓師太說的就是印染布帛,她們想用石炭,卻不知如何砌爐灶,想要請我們去幫忙。”
郭雄道:“那大娘子要做這筆買賣嗎?”
謝玉琰也不隱瞞:“若是能與庵中商議出一個好結果,能夠各自獲利,倒是一樁好買賣。”
與慈云庵做買賣有許多好處,不用她出面交行費,以及攤派無端的稅賦,但壞處就是這買賣她不能掌控。
不似佛炭和瓷窯,要如何做,都聽她的安排。
于媽媽看到謝玉琰說到這里時,微微停頓,顯然這買賣沒那么好做,至少不如說的這般輕松。
說完這些,謝玉琰看向郭雄:“一會兒讓馬車將你送到住處,這段時間就好好休養。”
郭雄想說沒事,謝玉琰接著道:“來日方長,以后還有許多事要你去做。”
郭雄這才點頭。
將兄弟兩個送走,于媽媽重新為謝玉琰沏了熱茶:“大娘子,方才那兩個比丘尼……是不是不簡單?”
她能看得出來,凈圓師太的話很少,雖說是來與大娘子商議舍利匣的事,但話語中卻透著一股的篤定。
謝玉琰點點頭。
于媽媽道:“那她們要與大娘子做買賣,會不會……”這樣的人,隨時都能反悔,與他們謀利,委實危險得很。
謝玉琰道:“慈云庵里需要爐灶和石炭,卻也并不急切,她們大可以再等一等,用不了幾個月就會有能工巧匠做出更多適合燒石炭的爐灶。”
“現在找過來……無非就是想要摸清我們的底細罷了。”
于媽媽聽得這話,更加擔憂:“那大娘子還要答應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