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殿和外殿基本一樣格局,還是碼得整整齊齊的竹筐,看著數量也不少。
“這是海帶,這是魚干,這是蝦干。都是秋風起后才風干的,你們打開看看。”張村長從不同的位置,一下就扛下來三個大筐,光看他搬動的動作,就知道比蛋重多了。
清風打開其中一筐的蓋子,發現里面還蓋了一層油紙,應該就是為了預防即將到來的回南天氣。
張村長自己動手打開裝魚蝦的筐子。魚蝦都拿起幾只,從中間把它掰斷,魚肉都是白皙金黃,斷裂的聲音很清脆,“貴人相信我的,您看都干成什么樣了?”
說完,把掰開的魚的一半遞給胥子澤,另一半自己折丟進了嘴里,一面咀嚼,一面說,“干魚干蝦就是干嚼都很鮮,也香得很。”
看見主子沒有接,清風連忙接過,同樣的丟到嘴里咀嚼幾下,然后一臉神奇,說:“行…。”本想說行軍打仗也能吃,但知道失,馬上改口,“比肉干還香。”
“說吧?這三種東西價錢怎么算?”景春熙的眼睛又亮晶晶的,仿佛已經看到什么嫩芽的倉鼠,胥子澤無奈笑著出聲。
“貴人你看海帶能不能給我們五文一斤,一大筐算我們五十斤就行,只多不少的。”
“魚蝦是足足的四十斤,給個十五文吧,雖然魚蝦不值錢,但是晾曬也不容易,還是去頭去內臟的,費時得很。”
景春熙都驚呆了,怎么魚蝦比隨隨便便上島就可以撿回來的蛋還要便宜。但他自己都說魚蝦不值錢,也就了然了。
這一回,她還沒來得及沖胥子澤點頭,他就已經先拍了。“清風跟他們點數吧!付完賬,村長還得招呼村民幫我們拉到停放車馬的村頭去。”
“貴人全要了,還是大價錢。”隨著這一聲小孩子的驚呼往外傳,外面又歡呼起來。
原來,早有膽子大的幾個孩子,跟進了內殿,胥子澤話音剛落就有人沖了出去,馬上報喜去了。
最后的結果是,又花了不到二百兩銀子,把內殿的幾百筐干貨都收了。
只留清風和綠影帶著幾個護衛,指揮村民推十幾輛吱呀作響的木板車裝貨。
看見有個瘦小的男孩偷偷把裂了縫的蛋換到底下,被小蠻瞧見也不說破,反而塞給他一塊飴糖。
回到村長家時,四個精壯后生正扛著濕漉漉的竹筐進院。最前面的小伙子咧嘴沖著春桃和糖酸一笑:\"剛撈的!\"
掀開筐蓋,魚蝦還活蹦亂跳,螃蟹揮舞著大鰲,牡蠣殼上還沾著海藻。
張村長豪氣地一揮手:\"說好的,這頓我們請!管夠!\"
“張村長豪氣。”胥子澤朝暗衛們使了個眼色:“既如此,我們也聊表心意,請全村人吃口干飯。”
隨著他的話音,那六袋黃澄澄的雜糧和栗米被搬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