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苦口婆心地勸:“主編,你別是受涼了吧?最近天冷,你別再穿你的羊毛大衣啦,該穿棉襖得穿棉襖了。”
多大歲數了啊,還學年輕人愛俏呢。
周主編一臉不以為然地搖頭,“不是受涼的原因,我估計是有人背后罵我呢,沒事,咱繼續校對稿子。”
助理:“......”
別人罵你還沒事,這是對自已招罵多有自知之明啊。
然而再罵罪魁禍首也沒用,事情已經發生了。
甚至從另一方面來說,東省供銷社還得感謝周主編,因為,上面領導又又又表揚東省供銷社啦。
‘社會主義窩頭’的口號喊得實在太響了。
窩頭又的確是他們花國老百姓天天吃、頓頓吃的干糧,極具代表性,樸素得不要再樸素的社會主義窩頭。
這樣的社會主義窩頭出海賺外匯,多具有正面典型的意義啊,夸,東省供銷社必須往死里夸!
東省供銷社:“......”
這么說,還得感謝那老小子?
眾人黑線,感謝個屁哦!
本來他們賺多賺少,都算是幫了兄弟單位,對得起兄弟單位了。
現在被周主編一搞,社會主義窩頭的口號喊出來,窩頭要是不能大賣特賣,狠狠賺外匯,好像他們東省讓社會主義窩頭被埋沒,整得‘懷才不遇’了似的。
天知道為啥東省供銷社會生出不賺錢,就是虧待了這些‘社會主義窩頭’的詭異想法!
“好在咱們有小許,別的不說,第二批窩頭訂單的下落有了。”林主席心有余悸地說。
會議室里其他人深以為然地點頭。
誰說不是呢,又是小許拯救大家的一天呢。
“這次20萬個高粱面窩頭的訂單,咱還是分給幾個兄弟單位嗎?”有人糾結地問。
要知道這批‘社會主義窩頭’是能賺外匯、換糧食的啊。
第一批50萬個他們已經舍出去了,第二批20萬個要還是全部舍出去,外匯給別人賺,糧食給別人換,一想咋覺得那么鬧心呢。
合著他們忙了半天只是給別人作嫁衣?
做好人好事,也不是這么個做法吧?
不但這人想到了這點,其他人同樣也想到了。
一時間眾人都不想說話了,表情憋屈。
“......”許姣姣就覺得這些人身上包袱還挺重。
誰說他們的訂單就必須給兄弟單位了,當初簽合同了?做人能不能別這么死要面子活受罪?
最后杜書記拍板,“幫困不幫懶,救急不救窮。第二批訂單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分出10萬個訂單給兄弟單位,另外10萬個窩頭咱們自已做!”
沒有眼睜睜看著兄弟單位賺糧食,他們傻看著的道理。
就算東省供銷社同意,你問問東省人民同不同意?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