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硬挺的盒子,還真空包裝,這一番折騰要花不少錢吧,能值回本嗎?”
來參觀學習的一個小組成員吸了一口氣問。
他是隔壁市供銷社的采購科科長,這次也是認真來學習鹽市搞創匯經驗的。
雖然鹽市供銷社才簽了一個外匯訂單,但是,他們其他市級供銷單位,一個也沒有......
所以在創外匯上,鹽市供銷社依舊是師父。
既然要跟師父學,就要仔仔細細的學,不懂就問,細節決定成敗嘛。
他們有心想學,許姣姣也不吝嗇。
她道:“咳咳,虧本當然是不可能虧本的,這些包裝上的花銷都在我們的預算內。”
私底下有聽過傳鹽市采購價的其他供銷社人偷偷對視。
他們已經在忍不住流口水了啊。
一斤香腸成本1塊錢不到,鹽市供銷社含淚賺它17塊,虧本,不存在的。
“其實,如果能談成外匯訂單,一開始我們是可以適當讓利一點的,主要也是為了打開市場。當然,后面肯定不能一直讓利,那就成了賠本賺吆喝了。”
萬事開頭難,而且是真的很難。
鹽市供銷社這筆香腸訂單,許姣姣并不覺得是她的功勞,頂多算是她走了狗屎運。
她不想讓大家覺得創匯很難,同時她也不想讓大家把創匯工作想得那么簡單。
眾人聽完許姣姣的話,若有所思的點頭。
之后又有一位同志舉手問。
“聽說許科長你們這筆訂單是跟一位蘇國老大哥促成的,蘇國跟我們國家關系好,我們是不是也能學你們,從他們入手?”
其他人眼睛一亮。
是啊,蘇國是他們老大哥嘛。
不少國營廠子的外匯訂單就是跟他們簽的,大家都覺得熟人好說話,蘇國老大哥又是眾所周知的熱心腸,從蘇國下手,他們的創匯阻力是不是小一些。
許姣姣:“......”她能說現在是蜜月期,但很快就要鬧崩了嗎?
面對一雙雙期待的眼神,她道:“咳,是這樣的,雖然鹽市這筆訂單是和一位蘇國人簽的,但甲方其實并不是蘇國人,是d國的,米哈伊爾先生只能算是代理人。”
接著,她斟酌了一下,正色道:“正是因為我國跟蘇國的出口交易比較多,我其實更建議大家拓展其他國家出口市場。”
“為啥啊?”眾人不解。
許姣姣:“一個國家對于某種產品的需求是有限的,我們要是一窩蜂地跟蘇國合作,造成某種商品供大于求,對方很有可能壓價,還會讓我們內部形成惡性競爭。
相反我們選擇面廣一點,最后百花齊放,反而更利于提高我們的商品出口價格,物以稀為貴嘛。”
眾人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見說通了這些人,許姣姣默默擦汗。
要不是怕兩國鬧崩后進口生意受影響,她至于拐彎抹角搞這些嘛。
這次組織學習活動結束后,其他市級供銷單位的同事們對許姣姣的評價都拔高了些,大家都覺得她不藏私,為人厚道,讓他們受益匪淺。
一句話,這人能處。
送走參觀學習小組,副食品廠代加工的香腸也到了交貨的時間,物流這塊不需要鹽市供銷社操心,市里有專門的對外貿易局對接負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