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陶有沒有諷刺他們不知道,但把他們與旁邊的人相提并論,有點被惡心到。
盧副科長和江副科長一致嫌惡地朝另一邊扭頭。
陶科長:氣氛好像有點尷尬。
“咳咳,那個,小許啊,咱們進去吧,催的這么急,也不知道上面又要出傳達啥精神。”
陶科長拉著許姣姣趕緊進了會議室。
這次與會成員都是科室干部,人不算多,正好靠門邊就有位置,他們正好坐下。
跟在后面的盧副科長和江副科長本想跟著許姣姣坐,想到剛才陶科長說他倆是許姣姣的哼哈二將,兩人起了逆反心理,坐的躲得遠遠的了。
許姣姣:毛病。
過了會,謝主任胳膊下夾著文件,腳步匆匆的帶著幾位副主任,幾人一臉嚴肅地坐下。
謝主任一向不喜歡多說廢話,又是個臨時會議,他更沒有耽誤時間。
等到朱曉麗把會議資料一人發了一份到許姣姣他們這些科室干部手里,他開口了。
謝主任擰著眉,他一副心事很重的樣子。
“諸位都知道,我們國家一直面臨著嚴峻的外匯形勢,咱們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平衡外匯收支,收效是有的,但是很慢。”
會議室里眾人面面相覷。
外匯短缺是他們國家從建國以來就一直面臨的老大難問題,一方面,國家建設需要大量進口設備,另一方面我國人口眾多,糧食儲量卻不夠,每年的糧食進口就是一筆很大的外匯壓力。
創匯的口號不是一天兩天才喊的,國內的組織和各單位也都一直在努力,各種紡織品、礦產品,生鐵、黃金,每年都是百噸百噸的向國外出口。
然而哪怕是這種砸鍋賣鐵的架勢,他們國家依舊欠著蘇國不少外債。
老大哥也不是喊一聲啥東西都白給你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機器是要錢的,專家也是要錢的。
中央鼓勵出口創匯,但是真要做到,很難。
謝主任嘆了口氣:“本來這跟咱也沒多大關系,省里的華僑商店扛著吸收外匯的重擔呢。
可華僑商店那邊壓力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光靠一家單位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中央下指示,咱們供銷社作為兄弟單位,要幫助華僑商店緩解外匯壓力。”
“作為新年中央下達總社的第一個任務,總社很重視,各單位必須拿出舉措。先說說,大家都有啥看法?”
謝主任擲地有聲的說完,臉色期待。
眾人:......不是,剛過了新年就要搞創匯。
還啥看法,他們能有啥看法。
現在頭還暈著呢。
劉副主任緩和了下氣氛說:“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同志們有想法就提出來,大家幫忙參考參考都行。”
沒人說話。
不是不會說話,是不知道說點啥啊。
不少人心里埋怨,領導這也太著急了,甭管啥對策,至少得給他們一點時間思考啊。
朱副主任一看下面一排排心虛的低著的腦袋,心里搖頭。
他就說老謝太著急了,冷不丁問對策,瞅這一個個的,誰敢仰著腦袋啊——
咦,還真有一個?
朱副主任眼睛一亮,他立馬坐直了身體,“小許,你是不是有想法啊?”
古有曹植七步成詩,他們小許說不定也能來個一分鐘出妙計呢?
正在愣神中猛地被點名的許姣姣:“......”
這個世界有沒有神她不知道,反正她現在挺發毛的。
她初一剛跟米哈伊爾談了筆小生意,還涉及點外匯的事,今天開會就撞上了?
要不要這么巧合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