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似乎繼承了來自娘親的優良基因,從小就力量超大。猶記得剛出生的時候一拳就把接生的婆子打了個烏眼青。這要不是現場有很多人作證,說出去誰信呢?
誰相信一個初生的嬰兒力氣這么大,還把人打個烏眼青,事實上還就是如此,也成了這閨女的傳說,可以說很牛逼的存在了。
影像工作室收到各地對紀錄片的反饋。多數評價正面,提出改進建議。這些建議用于后續制作工作。
西山邦聯金屬工匠交流計劃啟動。北境工匠出發前往學習,對方學徒同期抵達。住宿和培訓安排就緒。
公共廣場區域規劃調整。增加便民設施,優化人流路線。城市規劃部門持續收集使用數據。
餐館食材供應鏈完善。與本地農戶簽訂長期供應合同,保證食材新鮮度。庫存管理系統同步升級。
外事部門完成第二輪談判準備。協議草案分發各相關部門征求意見。談判時間定于下月初。
商貿部門新產品線正式投產。首批產品包括餐具套裝和家居裝飾品。市場推廣計劃同步啟動。
農業部門城市綠化計劃實施。首批耐寒花卉種植在主要街道,居民區綠化同步進行。專業團隊負責養護。
教育部門社區慶典方案選定。三組學員方案合并實施,籌備工作立即開始。活動日期定于四十五天后。
玻璃花園運營手冊定稿。印刷一百份分發相關機構。管理團隊開始培訓新場地工作人員。
家庭檔案試點期過半。收集到三十份使用反饋,多數家庭表示滿意。服務內容根據建議微調。
北境各領域發展保持穩定增速。婚禮帶來的短期效益轉化為長期發展動力。定期評估顯示各項指標持續向好。
婚禮結束十天后,季如歌提出蜜月旅行計劃。她決定與鳳司瑾扮作普通百姓,游歷各地并考察民情。兩人簡單收拾行裝,帶著兩名貼身護衛啟程。
他們選擇陸路出行,乘坐普通馬車。季如歌穿著棉布衣裙,鳳司瑾穿著粗布長衫。隨身只帶必要物品和少量銀錢。護衛扮作車夫和隨從,保持一定距離跟隨。
第一站到達北境邊境小鎮。這里以種植果樹聞名。他們借宿在農家,每天支付食宿費用。白天幫農戶采摘果實,晚上記錄當地物價和收成情況。
發現的問題包括道路需要修繕,果品運輸不便。季如歌將情況簡要記錄,通過驛站送往北境相關部門處理。
第二站來到西山邦聯的礦區小鎮。他們在小旅館住下,每天去礦區觀察。發現礦工勞動條件需要改善,安全措施不足。
鳳司瑾繪制了礦區示意圖,標注需要改進之處。這份圖紙通過秘密渠道送往新帝處,附簡短說明要求督辦。
第三站抵達東海國漁村。他們租住海邊小屋,跟隨漁民出海。注意到漁船設備陳舊,遇到風浪存在風險。
季如歌記錄漁村見聞,重點描述漁業生產現狀。這份報告同樣抄送新帝,建議更新漁船和改善港口設施。
途中經過多個村莊。他們停留三至五日,與村民同吃同住。參與日常勞作,了解各地耕種技術、手工業發展和貿易情況。
發現小問題立即協助解決。在某個村莊,幫助村民設計更有效的水車。在另一個地方,指導改進織布機效率。
遇到需要官方介入的事項,就整理成文書發往京城。包括某個地區的賦稅調整建議,某處水利工程修繕方案,某地官倉管理改進措施。
新帝陸續收到這些文書。起初以為是普通奏章,后來發現內容具體務實,涉及各地實際問題。處理這些事務增加了工作量。
季如歌和鳳司瑾繼續行程。他們避開官員接待,保持平民裝扮。每天記錄行程見聞,繪制地圖標注各地物產和交通情況。
在南方某個產糧區,發現糧倉管理存在漏洞。他們暗中調查三天,收集證據后形成報告。這份報告直接導致當地官員被撤換。
途經西部山區時,遇到道路塌方。他們組織當地村民搶修,設計更牢固的支架結構。五天后道路恢復通行。
每個停留點都會了解市場價格。記錄糧食、布匹、鹽鐵等日常用品價格波動。這些數據后續用于分析經濟狀況。
在某個手工業城鎮,發現工匠技術傳承面臨困難。他們協助建立學徒制度,促進技藝傳承。這個做法被當地采納。
進入多雨地區時,注意到排水系統需要改善。繪制現有溝渠圖紙,提出改造建議。方案被送往工部參考。
沿途經過的每個府縣,都會暗訪官衙辦事效率。記錄百姓辦理各項事務的難易程度,官吏服務態度。這些見聞整理成冊。
兩個月后,他們到達南海地區。這里盛產香料和熱帶作物。考察種植園經營模式,記錄貿易流程。
發現海盜侵擾問題。他們暗中觀察三天,摸清海盜活動規律。將情報送交當地駐軍,協助制定清剿計劃。
每到一處都會嘗試當地飲食,了解物產特色。記錄不同地區的烹飪方法和食材利用方式。這些資料用于豐富北境飲食文化。
行程過半時,已考察十七個府縣。解決小問題三十余件,提交重大事項報告十二份。新帝處理這些報告花費不少時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