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夾了一筷子回鍋肉,辣度正好,很合口味,笑著說道:“光明同志,檢察院的工作很扎實,尤其是在公益訴訟和未成年人保護上,有亮點、有溫度。后續咱們要加強跟政法委的溝通,有什么困難及時提,我來協調。”
李光明心里一熱,連忙點頭:“謝謝沈書記!我們一定配合好政法委的工作,把西川的檢察工作做得更好。”
…………
下午兩點,沈青云的車抵達省高級人民法院。
法院大樓比檢察院更顯莊重,門前的臺階上刻著“法”字,大廳里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標語。
省法院院長林尚文早已在大廳等候,他穿著黑色法袍,身材高大,笑容沉穩:“沈書記,歡迎您來法院指導工作。”
“尚文同志,打擾你們工作了。”
沈青云滿臉嚴肅的與他握手,隨即說道:“咱們先去訴訟服務中心看看吧,我想了解下老百姓打官司方便不方便。”
林尚文自然是沒有意見,便陪著沈青云走進訴訟服務中心,這里比檢察院的服務中心更熱鬧,幾十個窗口一字排開,分別辦理立案、繳費、文書送達等業務。
每個窗口前都有座椅,供群眾等候時休息,角落里還放著飲水機、老花鏡和紙筆,細節做得很到位。
“沈書記,我們去年推進了智慧法院建設。”
林尚文指著墻上的電子屏,對沈青云介紹的“群眾可以通過手機在網上立案、提交證據、參與調解,不用跑法院就能辦事。去年網上立案占比達到百分之八十,比前年提高了二十個百分點。”
一個工作人員正在指導一位老人用手機立案,老人戴著老花鏡,手指有些顫抖,工作人員耐心地幫他輸入信息:“大爺,您把原告和被告的姓名輸進去,再上傳起訴狀和證據照片,提交就行了,后續有消息我們會給您打電話。”
沈青云走過去,笑著問老人:“大爺,網上立案方便嗎?比來法院省事不?”
老人抬起頭,看到沈青云,連忙點頭:“方便!太方便了!我家住在郊區,來法院得坐兩個小時公交,現在在家就能弄,省了好多事。這小伙子還耐心,教了我好幾遍。”
沈青云對工作人員說:“做得好!咱們搞智慧法院,就是要讓老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尤其是老年人,要多耐心指導,不能讓他們覺得不會用手機就打不了官司。”
工作人員連忙應道:“沈書記您放心,我們每天都有專人在服務中心值班,專門幫老年人、殘疾人這些特殊群體操作,保證他們能順利立案。”
從訴訟服務中心出來,沈青云又去了調解室。
里面有一個調解小組正在工作,一對夫妻因為離婚財產分割吵架,調解員正耐心地勸著:“你們倆結婚這么多年,孩子都上高中了,有話好好說,財產可以商量著分,別讓孩子受委屈。”
沈青云站在門口,沒進去打擾,等調解結束后,才問調解員:“這種民事糾紛,調解成功率能到多少?調解成功后,老百姓還需要再去開庭嗎?”
“去年民事糾紛調解成功率是百分之七十。”
調解員回答道:“調解成功后,我們會制作調解書,雙方簽字后就有法律效力,不用再開庭,既省時間又省成本。”
林尚文補充道:“沈書記,我們還跟社區、村委會合作,在基層設立了法官工作室,讓法官下沉到一線,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比如德江市,去年基層法官工作室化解矛盾糾紛一千多件,相當于減少了一千多起訴訟案件。”
沈青云點點頭:“這個做法好!調解優先、訴訟斷后,既能減輕法院的辦案壓力,也能減少群眾的訴累。西川是多民族地區,有些糾紛涉及民族習俗,基層法官工作室要多吸納民族干部、鄉賢參與調解,這樣更容易讓群眾信服。”
來到刑事審判庭時,正好有一起詐騙案件在開庭。
沈青云坐在旁聽席的后排,看著法官依法審理案件,公訴人、辯護人有序質證、辯論,整個庭審過程規范、嚴謹。
庭審結束后,法官當庭宣判,被告人表示服判不上訴。
走出審判庭,沈青云對林尚文說:“庭審很規范,體現了司法公正。不過我注意到,旁聽席上只有幾個群眾,是不是可以多組織些干部、學生來旁聽?尤其是詐騙、電信犯罪這些高發案件,通過旁聽庭審,能起到更好的普法效果。”
“您說得對!”
林尚文恍然大悟,連忙說道:“我們之前只注重案件審理,忽略了普法宣傳。下一步,我們會跟教育局、機關工委合作,定期組織庭審開放日,讓更多人走進法院,了解司法、相信司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