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遠小心翼翼的說道:“下午還有兩個項目,要不要繼續去看?”
沈青云搖搖頭:“不用了,重點項目已經看完了。”
他接過進度表,在“質量監管”和“安全生產”那欄畫了紅圈,對錢明遠說道:“回去之后,讓郝國光同志牽頭,成立城建項目質量安全督查組,每個項目派兩名督查員,全程駐場監督。另外,針對老舊小區改造、二次供水這些民生項目,搞個群眾滿意度測評,滿意的才能驗收,不滿意的必須整改。”
郝國光連忙答應著:“我明天就成立督查組,制定測評方案。”
返程的車上,沈青云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早上民興路的低標號水泥、光伏道路的防凍層、泵站的水質、小區的交房時間,一個個細節在他腦海里閃過。
他知道,城建項目事關城市長遠發展和群眾切身利益,不能有半點馬虎。
只有堅持質量至上、安全第一、民生為本,才能把濱州建設得更好,讓老百姓更滿意。
車駛回市委大院時,夕陽已經沉到了松花江對岸,給江面鍍上了一層金色的余暉。
沈青云拿起手機,給省長李躍進發了條消息:“今天調研了四個城建項目,總體進展順利,發現一處質量問題已要求整改,后續會加強督查,確保項目質量和民生效益。”
很快,李躍進回復了一條短信:“做得好,城建項目要經得起時間和群眾的檢驗,濱州要做全省的榜樣。”
沈青云看著短信,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他知道,建設好濱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把每個項目都建成優質工程、民生工程,就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
初冬的寒風依舊凜冽,但他的心里卻暖暖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是讓濱州變得更好,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的事。
正在這個時候,沈青云的電話響了起來,是市紀委書記熊楊打來的。
沈青云皺了皺眉頭,但還是接起了電話。
“熊楊同志,有什么事情么?”
沈青云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書記。”
熊楊笑了笑,對沈青云說道:“我可能要調走了。”
“什么?”
聽到這句話,沈青云頓時一愣神,驚訝的問道:“你要調走?”
這個消息,他是真的萬萬沒想到,要知道作為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熊楊和自己的合作還是很不錯的,對于這位嫉惡如仇的紀委書記,沈青云是非常欣賞的。
甚至不夸張的說,熊楊堪稱自己在濱州市的左膀右臂,這兩年沒少查處貪污腐敗分子。
結果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竟然要被調走了!
“是啊。”
熊楊對沈青云說道:“省紀委已經通知我了,大概元旦后就會下文件。”
聽到他的這幾句話,沈青云的眉頭皺了皺。
如果熊楊離開濱州市委,那市紀委書記的位置省紀委那邊可能就要重新派人了。
這個事情他倒是比較了解,紀委跟其他部門不一樣,一般來說很少有其他系統的干部調入紀委系統,基本上都是紀委干部內部調任。
換而之。
熊楊離開之后,省紀委要么從其他地市調一個紀委書記過來,要么就是省紀委的某個副書記兼任濱州市紀委書記。
一想到還得熟悉一下新的市委常委,沈青云的心情就有點不太愉快了。
其實對于這種干部調整,他不是很滿意,一個地方的領導班子頻繁更迭,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班子成員之間是需要磨合的,在很多工作上面的默契,不是那么容易培養的。
就好像自己和熊楊,剛剛才形成默契,結果他卻要調走了,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當然。
沈青云也知道,這種調整是必然的,畢竟如果長期讓一個干部在某個地方擔任領導職務,很容易會出現權力腐敗的問題。
想到這里,他嘆了一口氣,對熊楊認真的說道:“老熊,多余的話我就不說了,走之前咱們聚聚,吃個飯。”
“好。”
熊楊也笑著點點頭,他自然明白沈青云的意思,也舍不得這位跟自己非常合拍的市委書記。
兩個人簡單的又說了幾句話,這才掛斷了電話。
而考斯特車里面,錢明遠和郝國光等人的臉色,全都變的嚴肅起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