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八點鐘。
市紀委大樓的輪廓還隱在薄霧中,蕭朝貴的黑色轎車便碾過結霜的路面停在樓下。
他裹緊羊絨大衣疾步而入,圍巾邊緣沾著未化的雪粒。
推開辦公室門的瞬間,寒氣裹挾著未散的夜色撲面而來,他扯下圍巾,目光掃過墻上執紀如山的牌匾,那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仿佛在無聲訴說著什么。
抓起內線電話,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通知陳龍、王志明,立刻來我辦公室。”
放下電話,他在辦公桌前來回踱步,皮鞋叩擊地面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里格外清晰,思緒不斷回想著沈青云遞來的材料上那些觸目驚心的內容。
五分鐘后,陳龍和王志明兩個人帶著滿身寒氣和疑惑踏入辦公室。
他們兩個一個是市紀委副書記,一個是市紀委第一督查室主任,都是蕭朝貴的心腹。
“書記,您有什么指示?”
陳龍開口對蕭朝貴問道。
“你們兩個,從現在開始馬上組織人手,調查一下咱們市這些年國企改革的情況。”
蕭朝貴淡淡地說道。
“國企改革?”
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皺起眉頭,看向蕭朝貴目光滿是不解:“之前省里的審計部門已經審查過了吧?”
“審查?”
蕭朝貴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寒光,淡淡地說道:“有人匿名遞消息,說當年優質國有資產流失嚴重,評估報告、交易合同全是漏洞。那些所謂的審查,說不定就是走個過場。”
說著話,他的手指重重叩擊桌面,每一下都像敲在人心上:“現在,我要你們調取所有信訪記錄、審計報告,重點查涉及機械廠、紡織廠改制的材料。這件事必須要保密,誰要是走漏半點風聲,就別怪我蕭朝貴不講情面。”
陳龍咽了咽口水,拿起那份材料說道:“書記,當年的資料很多都歸檔封存了,調取起來恐怕需要時間,而且……”
“我不管需要多少時間。”
蕭朝貴直接打斷他的話,沉聲道:“一周之內,我要看到所有相關材料。有什么困難,我來協調。”
兩個人面面相覷,最后也只好點頭答應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里,市紀委大樓成了一座不夜城,會議室里被搬來了一大堆的材料。
陳龍的辦公桌上,泛黃的卷宗堆得像小山,他一邊翻閱一邊喃喃自語:“這數據對不上啊,設備折舊計算明顯有問題。”
在他對面,王志明則戴著老花鏡,在筆記本上寫滿密密麻麻的批注,時不時和同事爭論:“這份合同的簽署日期和資產評估報告時間矛盾,絕對有貓膩。”
一個星期之后。
陽光艱難地穿透百葉窗,灑在蕭朝貴的辦公桌上。
他盯著眼前的證據鏈,瞳孔驟然收縮。
十幾份材料的關鍵處,都出現了同一個名字:劉少偉。
“果然是他……”
蕭朝貴喃喃自語道,手指在“劉少偉”三個字上反復摩挲,仿佛要把這個名字刻進心里。
照片里,劉少偉舉著香檳站在豪華游艇上,身后是碧海藍天,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
合同附件顯示,他名下的公司以白菜價收購了紡織廠核心設備,那些曾經為國企立下汗馬功勞的機器,就這樣被賤賣。
信訪記錄中,多名退休職工實名舉報改制黑幕,辭懇切,但材料都被標注已辦結,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