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現在的孫志新無比的郁悶。
這便是戀愛?果真是天底下最復雜的感情。
得,既然你們不讓爺干這個,爺就想辦法干別的。活人還能被尿憋死?想自娛自樂找事干,那法子海了去了,有本事你們二位爺別去打獵,天天守著老子!
想來想去,手里都有鞣制好的皮革了,那么就學著做衣服吧。
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像女人那樣拈針縫衣服好像是挺憋曲,不過是為自己喜歡的人縫,那就另當別論。為喜歡的人做任何事,無論何種委屈也受得。以前孫志新不懂這個,但現在如果有誰向他說這個,他一定會舉起姆指大贊:哥,你他媽就是真爺們兒!
不過別會錯了意,孫志新現在所指的喜歡的人是指可愛得天下無敵的布庫小同志,可不是指那兩個二貨。為了布庫小盆友,他什么委屈都受得,包括自損男性自尊給他縫衣服。誰叫身邊沒個娘們兒啥的?既然已經當了人家的吉瑪,就得有干吉瑪該干的事的覺悟……比如,縫衣服。
老實說,縫衣服孫志新不會。當然也不是完全不會,小時候孫志新家里條件就不太好,自己拿起針線往衣服褲子上打個補丁,或是縫個扣子什么的也難不倒他。可難度高點兒的,像類似于裁剪,真正把一堆原材料剪切出需要的形狀,再把它們縫合拼接到一起,難度就實在太高了。
更可惡的是他就是一爺們兒,爺們兒平時誰也去注意這些事啊?所以pda上面會收集到這方面的資料完全不可能。不過孫志新還是不肯死心,當真把pda從頭搜到尾,硬是沒找著裁剪和縫制相關的資料。他倒是很詭異的找到了織毛衣和使用勾針的資料,天知道這些玩意兒當初是咋被收錄進去的?詭異……
既然找不到裁縫的相關資料,借助外力的心就死心了,看來凡事還得靠自己。營地里的女人們靠不住,她們自己都著呢!她們要是會縫衣服的話,再以女人們天性里喜歡穿著打扮的本能,讓自己光溜溜的四處果奔絕對不可能。所以指望向她們學習縫衣技巧就跟向瞎子問路差不多。隨著部族的發展,再過個百八十年的沒準會出個黃道婆之類的人物,現在嘛……縫衣服這件事還是靠自己琢磨。
于是乎孫志新就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去想縫衣服需要些什么東西。
記得小時候得到新衣的方式跟長大后不同,那時候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雖然已經不自己縫制衣服了,可制新衣遠不如成年以后方便,隨便找家百貨公司或是衣飾店就能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那時候的衣服多半出自裁縫鋪或是成衣店,市面上還有現在幾乎已經絕跡于平常市面上的布店。當時的布店面向所有人提供布料,而現在布匹的買賣絕大多數都存在于紡織廠和衣服生產廠之間,普通市民不再參與這個,一般都直接買衣服穿。
在當時,布店賣布,提供給裁縫鋪或是家庭。裁縫鋪是集裁剪、制衣、銷售集合功能的店鋪。也有大型一點的裁縫鋪和其它制衣者制成成衣,交由成衣店出售。布店、裁縫鋪、成衣店,這三者幾乎就構成了當時衣服生產及銷售的閉合環節。
很慶幸,孫志新小時候有個玩得挺好的小伙伴,她是個小姑娘,家里就開了一家裁縫鋪,她媽媽是孫志新居住的那條街上小有名氣的厲害裁縫。小時候孫志新和那小姑娘關系挺好的,常去她家或是鋪子上玩,對那些裁縫方面的事隱約記得一些。
像工具,孫志新記得有尺子、大剪刀、用來裁剪的案頭、錐子、大大小小的縫衣針、線、腳踩式縫紉機——后來改電動的了、沉重的電熨斗、成百上千的衣架子,還有各式各樣的用來輔助裁剪的各型模具。孫志新隱約記得在當時就光是對比著剪衣領的模板就有好幾十種,琳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頭疼……不回憶還感覺不出來,一回憶之下才發現好像縫件衣服真沒有那么簡單,用到的東西居然有那么多。還好自己有先見之明先頭給衣庫縫皮甲的時候一開始打算的就是縫最簡單的皮背心,要是當時想縫件皮衣服,導致回憶起這些……只怕還沒開縫就已經在打退堂鼓。
不過再難也得縫啊,且不說布庫,那孩子挨凍自己就會心疼,給他縫衣服是必須進行的事。還有自己家里其它的那幾只,比如奧格,比如那兩只二貨,不給他們縫穿的,冬天怎么辦?所以這事再頭痛也得干,還必須得盡快干,另外還得在部族里迅速推廣開來。
現在孫志新成了啞巴,更喜歡凡事先做出成果,讓大家看到這種成果以后主動的去學習。像整件鞣皮的事,就足以證明他這種以行動做出成果推動大家伙兒主動去學習的方法很成功。
既然這樣,那就豁出去了,再難也得縫!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