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足矣。
打破平衡的人除了他們自己,旁人又有什么資格?
很快八個人全都說完了,鎮王的視線落在了姬郢身上:“你年紀大些,你來說。”
姬郢點點頭,往前一步,朗朗上口:“天下以民為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王日坐金鑾殿,目光所及也不過是京城腳下,地方富庶之處的百姓豐衣足食,若遇天災人禍,全憑君王一人也無力改變,只有百姓互相扶持,方能安然度過。”
話音落,不少人朝著姬郢看去,紛紛露出了贊同的目光:“小王爺小小年紀已經有如此見解,實在不易。”
姬郢打臉了方公子,讓方公子臉色越來越難看。
鎮王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笑容,緊接著視線又落在了朝曦身上,朝曦一本正經的往前,挺起胸膛:“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窮,則難治也,鑒前古之興亡,明當時以成敗!”
語畢,朝曦看向了方公子:“歷朝歷代的治國之道功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武將上戰場,拼命廝殺守寸土,文官安撫后盾,同樣缺一不可。”
再次被人打臉,方公子支支吾吾話都快說不全了,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才好。
十個考生中,唯有朝曦將文臣武將一并說進去了,令不少人感動不已,安邦定國,他們也有功績。
十一位考官紛紛在筆下記錄自己的見解。
轉眼間已是午時
東宮
錦初坐在屋子里,手里捏著一本書伸長了脖子看向窗外,說不緊張是假的,紅梔安慰道:“小殿下聰明過人,年紀又小,只是去見見科舉世面,就算是答不上來,百官也不會多說什么的,太子妃您別擔心。”
樂晏揚起下巴,眼睛里滿是驕傲:“父王沒日沒夜教導兄長,兄長又怎么會被幾個酒囊飯袋給比下去?”
“酒囊飯袋?”錦初還是第一次從樂晏嘴里聽到這個詞,不禁有些好奇:“這是誰告訴你的?”
樂晏眨眨眼,乖巧地說:“是父王,昨兒父王給兄長說起了京城近況,還有那幾個學子,還未入朝為官就開始中飽私囊,日日就知吃喝玩樂,不是酒囊飯袋是什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