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造勢,廣告……一切都按照一部科幻大片的程序
現在在光亮報有著一個位置的出賣者幾乎每天都在叫囂托瑞爾電影公司的種種所謂“黑幕”以及米高曾經的所謂“劣跡”,而勞拉則高高興興地在托瑞爾電影公司主控的報紙上和他打嘴仗。閱理|想|文|
雖然光亮報銷售量驚人,但也擋不住托瑞爾電影公司的大手筆宣傳——勞拉執筆的報紙幾乎是作為贈送品加在每一張精美絕倫的海報里,還有實用的帆布袋包裝著——即便是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也抵抗不了免費布袋以及報紙的誘惑,而青少年們,更多的是被那個全息立體投影所迷惑住了,而網絡上的相關內容則集中在比較不敏感的方面:那些預告片中的舞步——因為它們太匪夷所思了,不曾親眼見到過米高生前表演的人認為這是高科技的處理(5年里,米高的錄影帶和唱片遭到了有意識的壓制),而更多的人拿出了他們珍藏的片斷來反駁——曾經有觀眾和米高貼身共舞,沒有安全帶,沒有特殊裝置,全部動作都靠舞者有力而矯健的身體來完成。
在米高過世時不過是十一二歲,甚至更小的孩子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所崇拜的東西竟然有著如此之多屬于米高的首創——只不過他們以前不知道而已。
而成年人們,則不敢置信地翻看著那一長串令人眼光繚亂的慈善紀錄,這里面不僅僅有著天文數字的各種捐款,還有著米高親身前往慈善醫院以及救濟所等地撫慰絕癥兒童或者貧困民眾的書面紀錄——所有的地址,電話,數量一應俱全,隨時可以查詢。
他們為之驚駭萬分。
他曾經與一個因為輸血而罹患艾滋病的孩子在他的莊園度了一個月—在人們還對艾滋病聞之色變的那個時期。
一個患了絕癥地孩子時日無久,他和米高在私人電影放映廳里度過了一個下午,共進了午餐,一起玩電子游戲。臨別米高送給他一件自己的演出賦與手套,3個星期之后,小男孩因病離開了人世,他的父母將米高的贈品放在了他的小枕頭下面隨他一起入土。
他為一個在觀看自己演出的路途中遭受綁架,殺害的孩子而在演唱會上流淚,致哀。
在他生前的世界巡演中,每天晚上都有孩子被擔架抬到了后臺,他們地病情嚴重到連手都抬不起來,米高就跪在擔架旁邊使得那些兒童可以和他一起面沖鏡頭合影留念。然后他會把照片送給這些孩子,以讓他們能夠永遠銘記這珍貴的時刻。
他到訪了醫院。孤兒院。學校。教堂和一些幫助精神存在問題地兒童地組織。
他地基金會支付了心臟移植地手術費用。正是米高全力以赴地幫助讓這位小病人抓住了生命地最后一線希望……
他允許玩具商按照自己地樣子制造玩具。可以不受任何報酬。但要求每個玩具中必須有一元錢是屬于慈善兒童基金地。
……
正如某個人寫給報紙地信上所說得那樣:“他摟抱著那些骨瘦如柴。氣息奄奄地孩子。讓他們前往天堂地最后一刻看到地是他地微笑。把自己地錢大把大把地拿出來為他們治病。盡量滿足他們每一個要求。雖然他自己也已經疲累不堪。搖搖欲墜……他建造了巨大地兒童樂園。免費開放給所有因為貧困或者疾病而無法走進游樂園地孩子們。他地每一場演唱會。都給孩子們留下免費座位——就算他死了。他地遺囑里也寫明了其中地20%將用作與慈善事業——如果這就是童癖。我倒希望這個世界上能多點孌童癬……”
……
貝弗里地大人物們一覺醒來,發現事情的變化已經完全不受他們地控制。
他們以前的手段都不管用了——威脅?恐嚇?這些小手段在幾百年前就懂得溫文爾雅地寫一封信來警告被暗殺者的家族來說簡直就不值一提:他們會說:“我是你忠誠的支持者,在你發表演講的時候,我一定會到現場為你捧場。”或者說:“我是你的老朋友了,難道你忘了?我們見面后你一定會想起來的。”然后你就等著某顆子彈在你的腦袋上開花。而且他們也找不到能夠干這些事情的流氓或者亡命之徒——在西撒丁王已經穩若泰山的前提下,就算他已經半公開地表示要將家族洗白—但守齋的老虎還是有牙齒與利爪的,何況圣母也未必知道那頭老虎什么時候會想要開葷。
那么造謠,污蔑?問題是誰都知道托瑞爾電影公司的身后站著誰——像這種很可能釀成國際事件的“小事”,那些在背后支持著這些大人物的上流人士不會予以支持——光亮報的老板也必須看著上面的眼色行事—另外,記者們也很不想在某一天凌晨連同半噸水泥一同沉沒在大西洋海底。
封殺?
對于一個資金雄厚到甚至可以不需通過銀行就能調動十億以上資金的電影公司?而且誰不知道撒丁王室的資產遍及世界各地?
他們只能盡所其能地封鎖,銷毀所有有關于米高事件的證據——可惜的是,這也遲了。
勞拉在得到了來自于托瑞爾公司的暗示之后——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雖然作為控告方與被控方的人幾乎全部死光了,但大量作為證據留下的錄影帶與書面資料,還有大把的證人可都還活的好好的-
原告一家所說的
犯”發生時間,先是11月,后改為2月7日至3月1,改為2月20日至3月1-
他們沒有報警,而是去找了一個最為聲名狼藉的律師-
原告男童明白地怨說杰克遜收回了一輛曾給他一家人使用的汽車,然后又抱怨說杰克遜給他的手表并不值杰克遜告訴他的價格-
校長與男童的對話證據而震驚了,指控者說他告訴校長沒有任何‘猥褻‘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