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見死不救”
寧勇帶著女友胡佩蓉親自去民政局領證結婚的事,第一時間就在江寧官場傳遍了。更新寧勇的下屬尋思著借這個機會給送送禮,或者開個宴什么的。但是被寧勇一概否決,僅僅是在寧勇自己的家里,寧大書記和胡佩蓉這位新晉江寧第一夫人兩人聯手,做了一桌豐盛的晚宴,小小的一家四口,吃了一頓,也算是一場簡單的儀式。
對寧勇沒多少排斥,況且也不想胡佩蓉心里傷心,在領證之后,胡青和胡洋兩人就改口了。胡佩蓉和胡洋母女兩人,外加胡青這么一個苦力,利用第二天的時間,重新裝扮了一下寧勇和胡佩蓉的新房。當然,就是換了一些床單被罩,窗簾什么的。其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添置了鍋碗瓢盆,各種生活用品。至于寧勇,雖然新婚之喜,但真不方便請假了。不過眾人似乎也并沒有在這天,給寧勇找些添堵的事。倒是寧勇在省委大樓里分發喜糖,能見到面的,基本上都吃到了寧大書記的喜糖。
胡佩蓉嫁給寧勇,也就是以后的家,就在省委家屬大院里了。作為濱江大學第一副校長,詹世肇自然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這可把他激動壞了,江寧第一夫人在她們學校上班,這是何等榮耀。當然,考慮到胡佩蓉以后可能就住在省委大院了,詹世肇又直接拍板,為胡佩蓉配了車和司機。本來只有團委正職書記才勉強配車,但也不會有司機。但詹世肇這方面考慮的非常全面,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目的就是讓胡佩蓉在學校里舒舒服服的,不要受一點委屈。
按理說,以濱江大學的底氣,江寧省根本管不了,直屬教育部,正校長是副部級干部。詹世肇雖然半步副部級,不在一個系統,又管不了他。但是誰叫寧勇來頭太大了,他必須擺出自己的姿態。
這些彎彎道道,胡青自然不太理會,一千萬的那張銀行卡交給了胡洋,算是老哥對她事業的支持。本來就挺忙的胡洋,現在更忙了。
一下子,胡青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就是張雅妮和崔貝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兩個女孩子天天膩在一起,除了各自給胡青打打電話,偶爾見見,基本上不需要胡青陪。胡青是不知道,這是崔貝貝的小計策,把胡青叫出來,她擔心露出馬腳,所有才有了這么一出。更新而且她在和張雅妮在一起的時候,時不時的探探口風,想知道張雅妮到底是什么態度。
日子過的很快,胡青藥廬終于完工了。
胡青看著自己的小藥廬,心里也美滋滋的。雖然占地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更主要的是,一切都按照胡青的要求來,環境自然不錯。
尤其是專門制作了一間丹房,而且將鐵戰那里的那鼎丹爐弄了過來,就擺放在丹房中。因為構造的特殊性,即使再有煉制大還丹,也不會像之前在鐵戰那里一樣,弄的香飄十里,引人注意。
與丹房相鄰的,就是藥房,類似于傳統中藥店一樣,整整三面墻的中藥柜,不同于傳統中藥柜,每一斗里面,放置兩到三種中藥,胡青的中藥柜里,每一斗只放置一種中藥。因為相比于傳統中醫抓藥,搭配的呆板性。胡青的抓藥更靈活。并不是抓這味藥的時候,必然會配另一味藥,胡青抓藥,早就精確到無以加復的境界。更何況,胡青的中藥又不是販賣的,沒事的時候練練藥,制作一些東西。用他的話,這藥就是給他糟蹋的。,
除了這些外,胡青還制作了一個書房。當然,書房并不是想象中放滿了醫術,基本上都是現代文明的一些書籍。傳統醫術,胡青的大腦記錄的,不知道有多少,除了明清以后流傳下來的醫書,胡青之前朝代的醫書,他基本上都記著。當然,書房里放置的唯一一本中藥書籍,就是《本草綱目》全套。這本書,胡青也只是當做一本百科書來對待的,畢竟胡青雖然醫術高,見識廣,但不一定全世界所有的藥材都知道,有時候也得親自嘗試,才能體會它的藥性,本草綱目雖然也不是太全,但是總是有點幫助的。
最后就是一廳一室,廳,自然是前廳,一進門就是前廳,也可以會客,雖然不想弄這個東西,但是胡青知道,藥廬建成以后,不可能沒人來,難不成就在院子里談話,沒辦法,就將前廳當成了會客廳。至于最后的一室,就是靜室,很空曠,有點類似日式的臥房,可以睡覺,可以看書,也可以撫琴。
站在胡青旁邊,看著這藏身于大學后院,置身于別墅區的診所,小梅感覺很奇怪?開診所不是要選那種相對人口比較多,位置比較顯眼的地方。這地方,藏得這么隱蔽,難不成就是為周圍別墅的住戶服務?
“胡先生,我們的診所叫什么名字?”小梅前天就已經遞交了辭職信,準備跟著胡青大干一場。只是看這樣子,胡青似乎不準備大干一場。店藏的很深,來之前說是今天開業,但是什么人也沒請,到現在來,好像就他們兩個人。連個炮仗都不放?
胡青咧嘴一笑,說道:“這就揭幕,你看著!”
院子的正門處,早就掛上了胡青一早定做楠木匾額。此時匾額上,蓋著一塊紅色的絲布,威風吹過,雖然隱隱能夠看到里面字跡,但并不清晰。
胡青走過去,說道:“現在就揭牌!可不要被店名嚇著了!”
小梅奇怪,能有多可怕。看現在這店的模式,很明顯是那種極度古樸的,名字相信也比較古樸。什么回春堂,妙善堂,寶芝林等等的名字,想來胡青的應該也不外乎是。
“看好了!”說著,胡青伸出手,用盡一拉,遮蓋在牌匾上的紅色絲布柔滑的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