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等人,此刻就是這樣,被震得七暈八素。
塔臺在驗證數據的時候,沒有關掉和飛行員之間的聯系,他們聽到了驗收小組之間的爭執,明了了全部事實。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于指揮塔的胡亂指揮,尤其生氣!
***都在干什么?
明明這么好的模擬器,他們非要懷疑來懷疑去!你們信不過寰宇公司,難道還信不過自己帶來的試飛員?我們如實反映了自己的感受,居然會成為你們質疑的論據,簡直是荒唐!
他們都像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一樣,趕到塔臺,義憤填膺地重新描述了他們從進入座艙起的全部過程,即他們的感受。
其實不需要他們前來說明。
在之前,空軍方面,就已經調查了帶隊的軍官,明白到寰宇公司,根本沒有接觸過幾位試飛員。恰恰相反,為了讓試飛員有一個安靜的環境,以最佳的狀態迎接試飛,他們將整層樓的公司職員都撤走了。不可能有機會收買試飛員。
同時,雖然所有的數據還沒演算完畢,但已經得出的數據,卻基本和寰宇公司的相同。
只不過,由于服務器的軟硬件限制,驗收小組計算出來的,大多是一個近似數字。而他們接收到的,全部是準確的數字!
只有少數數據,可能因為涉及到變量,所以有些差距,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終歸。這只是一個模擬程序,而不是現實環境。
沒有誤差才叫有鬼,有誤差,卻說明這是變量所引發地數據計算錯誤,正表明了寰宇公司的問心無愧。
這完全說明,雷中華他們,的確是在一個極度仿真的類真實環境中,進行了一次模擬飛行!
這些驗收人員也很爽快,立刻向雷中華等人說明了真相。包括那個下達命令的中將。也向他們表示了歉意,并表示,因為這個模擬飛行器真是與否,決定著未來成百上千位飛行員的訓練效果,他們才不得不如此慎重,寧愿一開始就吃否定態度,也不能放過絲毫可能給我軍的戰斗力,帶來損失的可能性。
他們又趕快打電話給蕭強。真切地表示了他們的苦衷,并予以道歉,重新把寰宇公司地設計人員,請了過來。
蕭強是理解他們的,他剛才之所以把研究人員帶走,就是不想讓科研人員,和軍方的驗收小組起沖突。研究人員的自尊心特別強,他們對于別人的不信任。是最不能接受的。要是把他們留在塔臺,很有可能讓雙方的關系鬧僵。
現在得到了驗收小組的肯定,加上道歉。研究人員地氣也消了。
兩家人坐在一起,一次聚餐下來,又開始有說有笑起來。工作歸工作,誰也不會把工作上的分歧,帶入正常生活。
誤會有時候也是凝結劑。只要上面處理得當,當誤會解除的時候,還會讓雙方能夠能明白對方的想法。
驗收工作進行到一個星期的時候。兩邊的人已經熱絡的像一家人一樣了。
這些日子,雷中華等人試飛了所有的飛行科目。
從簡單地起落、滑行、儀器儀表操作,到后期的一些高難度、高危險的特技飛行科目,沒有放過一項。
隨著驗收地深入,一項項技術數據被證實真實無誤,軍方對于模擬飛行器的態度,也一日三遍。從最初的一般重視,演變到后來,連總裝的部長,都天天待在驗收現場,觀看他們的每一次試飛,及數據采集驗證。
軍方對寰宇公司,自認已經有了很高地評價。
但等到試飛深入到一定階段,他們已經開始用寰宇公司技術實力,深不可測來作為評價報告的結束語。
不管什么科目,所采集到的大量數據,都被證實,除了有百分之三十幾地數據不太可靠,大多數數據,都相當符合真實環境下,可能采集到的數據!
這是一個何其讓人震驚的發現!
能夠以模擬狀態,驗證出幾乎相當于真實的數據。寰宇公司所宣稱的,以模擬機,代替真實飛行,可以說,一點也沒有夸張!
至于那百分之三十的誤差,也是在容許范圍以內。
只要飛行員在接受模擬訓練的同時,也進行真實駕機訓練,那么,他們不但可以迅速掌握飛機技巧。同時,還能在模擬飛行器中,鍛煉近似于實戰的空中格斗,及大規模的編組飛行,和大機群空戰!
總裝的部長天天待在模擬機場,就是在和驗收小組交換意見。
他們在評估,這套系統,是否能夠讓空軍,在不離地的情況下,讓每個飛行員,都體會到真實的空戰。假如可以,那么,飛行員們,也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試飛所有平時在空中,不敢訓練的高危險科目。
要是每個飛行員,事先就掌握了高超的飛行、格斗技巧,并逐步將之引用到實際飛行,那么,我軍將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培養出一大批相當于“王牌飛行員”的超級飛行員隊伍!
這對于我軍的戰斗力提高,具有無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要知道,根據戰史,在殘酷的實際空戰中,只有百分之幾的飛行員能夠生存下來。而這些生存下來的飛行員,基本上都成為了空中王牌。他們的數量,雖然只有飛行員隊伍的百分之幾,但經由他們擊
的敵機,通常占總戰果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要是讓這個百分之幾,擴大到整個飛行員隊伍,假如發生實戰,我軍的戰斗機飛行員,將取得比原來大十幾倍的戰果!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地飛行員,能做到這個地步。
也沒有哪個國家。敢于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還敢于和中國叫板到最后!
總裝的關注程度,在迅速提升。
最后,包括軍委,都派出了高規格的考察團,來驗證模擬飛行器的實際效果。
軍方的決心,在試飛員,通過每天不間斷的模擬試飛,居然發現了殲十的一個設計漏洞。并輔助西南飛機集團公司,對戰機作了重新設計改進,達到了本次驗收工作的最高點!
那是在一次模擬飛行中,當飛機返回地面,參與測試地軍方人員和寰宇公司技術人員,赫然發現,在飛機前起落架,右側艙門出現了變形!
驗收工作到了這個階段。所有的人都知道,寰宇公司所模擬的飛機,其真實程度之高,已經達到了,在現有科技水平下,無限接近于真實情況的程度。
假如出現差錯,也不是寰宇公司的技術問題,而是現代科技水平限制。
這次研制的模擬飛行器。所模擬的殲十戰機,就連每一個螺絲釘,都完全采集自廠家的真實測量數據。
因此。面對三維圖像上,飛機前起落架地變形,沒有一個人掉以輕心。
模擬系統最讓人欣喜的,就是因為是全數字模擬系統,所以也可以隨時調出數據。經過超級計算機處理以后,將其還原為三維動畫圖像。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測試人員發現了原因所在。
在三維動畫中。隨著飛機的速度增加,艙門變形量也逐漸增加。當速度達到每小時八百公里的時候,艙門變形,也達到了三點八厘米!
這毫無異議地表明,艙門變形,是因為承受不了空氣阻力擠壓,從而引起變形。
換而之,飛機的設計有缺陷!
艙門的強度設計,采用的技術指標,存在嚴重失誤。
軍方緊急召來了西南飛機集團公司,給他們看了這段三維動畫,指出了飛機艙門強度設計中地問題。殲十項目組認真研究了整段三維動畫演示。
可是他們表示,在實際試飛中,并沒有出現過如同模擬飛行中同樣的故障,因此對于該段三維視頻,他們持懷疑態度。項目組倒沒有直接說,寰宇公司的模擬系統,完全不能作為憑據,而是婉轉地表示,是不是在模擬系統地程序設計中,將高速氣流壓力值,給輸錯了,或者說,這只是一次偶發事件?
因為寰宇公司采集的數據,都根據零部件廠家給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采取了隨機性原則。
假如正好碰到了一次超高速度飛行,但艙門數據又采用了最小值,那么出現擠壓變形,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于殲十項目小組的解釋,大家還是認可地。
模擬數據,說穿了也是模擬真實。既然真實的飛行中,從來沒有出現過艙門變形,那么大家也不用杞人憂天,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擔心。
項目小組回去了,可是剛剛回去,他們就立即打了電話過來:一架殲十驗證機,出現了艙門變形!
這個消息,頓時轟動了整個驗收小組,總裝地那位部長,更是興奮得當時臉都漲紅了。
除了不可思議、奇跡,這類的詞匯,驗收小組的成員,已經想不出別的話語,來形容這套飛行模擬器了。
接到電話是當天上午,當天下午,京城里就出來了上百位老將軍,要看看這臺,模擬效果賽過真機的飛行模擬系統。
寰宇公司的神話,再次被添上一筆濃墨重彩!
在軍方內部,甚至出現了這樣的傳再給寰宇公司一百年,他們能夠將殲十模擬得和真戰機,沒有一絲差別。
這樣的說法,自然也遭到了一些計算機從業人員的嘲笑。
在他們看來,只要有所有部件的數據,誰都能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出近乎真實的戰斗機來。寰宇公司不過是利用人海戰術,提取了海量的數據,才使得模擬飛行器,取得這么好的效果。
對于一般的人來說,這個解釋能夠讓他們信服。但對于少數有心人來說,寰宇公司的超級計算機系統。能夠同時處理如此海量地數據,才是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根源。
這方面,周主任最有發權,經過他的解釋,人們才知道,寰宇公司為了搭建這套系統,動用了超過十二套超級計算機,才具有了如此讓人不可思議的運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