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強遇到的是真正的大麻煩。
寰宇設計的視圖操作系統,已經作為國內地主流操作系統,大量被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采用,在國內初步出現地個人電腦用戶中。視圖憑借良好的中文操作環境、豐富的軟件支持、便捷地操作方式,也成為他們的最佳選擇。
微軟推出地視圖操作系統英文版viewwindows,也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并在寰宇網軟件系統的支持下,影響越來越廣泛,被更多的計算機公司,作為裝機搭售地標準配置。
這里面,視圖操作系統的多媒體部分,更是被作為宣傳的重點,成為經銷商據此推銷聲卡、顯卡、內存的主要噱頭。
既然多媒體的影響力如此之大,無數的電腦用戶,也將其視為了電腦多媒體技術地標準。基于寰宇推出的多媒體制作工具,讓普通人也可以學著制作多媒體軟件。從而讓大量的圖片、音頻、視頻格式資源、涌入網絡。這些資源在被網絡用戶引用欣賞之余,也讓寰宇的媒體格式,深入人心,確立成為一種計算機行業媒體標準。
這次寰宇公司遇到的問題,就是多媒體格式中的視頻格式。
寰宇推出的視頻格式。就包括用于播放動畫的flsh快速讀取動畫格式,以及有損壓縮格式。
視頻信號,一直是人們追求完美視覺享受的目標。早在七、八十年代。就針對視頻信號載體和格式,各電器行業之間。就展開了殊死拼殺。
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索尼公司推出地bata格式錄像機,和松下推出的vhs錄像機之爭。索尼的bata錄像帶屬于小二分之一格式,小巧不占地方,并且技術上也略微領先。索尼公司宣布了一系列支持計劃。例如情洗帶、倒帶機、空白帶、家用攝像機、視頻端子、轉錄機等多種促銷手段。
可是松下公死。最終靠著授權轉讓的形式、將許多的生產廠家,吸收到它地旗下,最終索尼豁然被擠出市場,vhs錄像帶成為唯一標準。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起初,現有地視頻信號存儲手段,主要有適用于普通電視用戶的錄像帶,和適用于高清晰電視節目地ld激光視頻盤。
是一種和老式唱片同樣大小的激光視盤。采用激光視頻讀取技術。它之所以要做這么大,也是因為初期的激光讀取技術尚不成熟,只能擴大盤片大小,以保證激光讀取精度和質量。采用這種方式存儲的視頻信號。可以達到八百乘以六百地高清晰畫面。比之錄像帶三百五十二乘以二百四的畫面、那是超出太多了。
而寰宇公司推出地現頻格式,為了保證數據流體讀取流暢度,以及在網上傳播地速度,采用的是壓縮格式。
動畫格式目前最受歡迎,在網上傳播也很廣。相對而,視頻影像格式因為網速限制,大家無法在網上直接觀看。傳播率要低一些。主要用于用戶之間交流使用。
其畫質清晰度。基本和錄像帶相仿,可以灌制七十四分鐘的有損視頻數據。
蕭強為了讓這種視頻格式。得到公眾的認可,形成具體的產業鏈。便在九零年底地專利技術交流轉讓會上,將這種技術標準專利、播放芯片、播放機外觀專利等一系列技術,采用授權使用的方式,向國內廠家推出。
這款有損視頻信號盤片,被冠之以cvd的名稱。
剛一列入技術交易的電腦清單,立刻就引起了很多國內廠家的注意。
因為在國內,現在一臺中檔的錄像機銷售價格是四五千元人民幣,而一臺ld,更是高達八千到一萬元!
參看寰宇公司列出地技術說明,cvd的生產線成本數百萬到一千萬人民幣。非常適合中型企業投資建設。每張cvd光盤片地生產成本是一元五角。向國內電影公司支付地發行費、是一元二角,支付給寰宇公司地專利費是一元五,總成本不過四塊二,但售價可以高達十到二十元,可以說是暴利。
而且,就是競爭激烈了,降到和普通音樂磁帶相同的六七元錢、也是大為有利可圖。
再說cvd播放機,所需要支討地專利授權費每臺三百五十元人民幣,解碼芯片一百元,其余地成本加起來,也不過四五百元。合計不超過一千元,但售價三千元,這又是一項讓人流盡口水池巨大收入!
當場,就有上百家企業,為了爭奪寰宇公司的這項專利授權,而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最后。在寰宇公司的協調下,大家同意采用產業鏈的方式。合作開發。
光盤片生產線,在國內來用不同地域劃分的方式,授權了三十多個生產廠家。播放機,則按照北五南七的格局、授權十二家廠商生產。
這種播放機確實優點多多,剛一上市,就受到了老百姓的追捧。
它的價格比錄像機便宜,它的視頻載體(光盤)存放方便,也不用怕碟片消磁,可以長久保存。稍覺不便的,是它只能錄制七十四分鐘信號,所以一部影片,通常要分成兩張碟。有些時間特別長地影片,還要分成三張碟。
但這個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生產廠家迅速推出了雙碟連放、三碟連放。
不到半年的時間,cvd播放機,就行銷大江南北。在各個廠家合力降價一千、更多地cvd視盤、歌碟推出以后,更是瘋狂熱銷、生產線一直連軸轉,持續銷售了數百萬臺,將傳統的錄像機市場,擠到了趨近于無的地步。
這時,雄心勃勃地國內廠家。也準備學寰宇地樣子,走入國際市場,賺外國人的錢。
之前,他們充滿了信心。
因為cvd機確實比ld略差,但價格上的優勢太大了。在國外。一臺ld也高達一兩千美元。而cvd的售價,按現行的人民幣兌美元,五點三六比一地匯率來說,才三百七十美元!
同樣是質量稍差地錄像機,都在國外有大量地市場。cvd不可能連生存都做不到啊!
他們走向國際的第一步,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香港。
其實,這個時候,香港市面上。已經有少量從內地流傳過來的cvd。這種新型光碟播放機,同樣很快就受到香港市民的歡迎。在國內廠家到來以后,就很快占領了香港市場。并且,以嘉禾為首的各個電影公司,都紛紛表示支持cvd為其視頻存儲格式之一。
之后。cvd及其盤片格式,也隨著香港電影,傳到了臺灣、東南亞一帶。
不過,國內cvd廠家的興奮,也就到此為止了。
他們在繼續向國際市場推銷cvd的時候,遭到了出人意料的冷淡待遇。所有地歐美經銷商,在看完了他們的展示畫面之后,就一不發地起身離去。沒有表示出半分想要購買、銷售的意圖。
就在他們為此納悶的時候。好萊塢傳出消息:七大電影公司。華納、哥倫比亞、四世紀福克斯、拍拉蒙、環球等,以及迪斯尼公司。將聯合制定數字光盤技術標準,作為以后好萊塢電影,向個人市場發行的唯一標準。
至此。他們,恍然大悟。
美國人不允許別地人,推出其他的標準來占領市場,而是準備獨霸市場!
這樣一來,當初那些歐美廠商、經銷商的冷淡,就可以理解了。畢竟在當初索尼和松下競爭錄像機標準的時候,由于雙方也是希望獨霸市場。大批的廠商分作了兩派,各自為自己所支持的標準搖旗吶喊。可是到最后。索尼的小二分之一錄像機黯然出局,高額的研發投入無法收回。
這些跟在索尼后面地下游銷售商,也為此蒙受了巨額損失。
現在中國公司想要推出一種新格式地視頻光盤,當然誰都不敢表態。他們既是謹慎,也是不看好這款光碟機地銷售前景。在好萊塢發表了這項聲明之后,更是誰都不來接招了。
面對這個局面,國內的生產廠家都是無可奈何。
沒有國外地電影發行公司的支持,沒有其他公司推出支持,cvd就是再便宜,對于歐美的用戶來說,也是一個擺設。他們寧可用錄像機,也不會使用更便宜,更方便地cvd。
這讓國內這些,向要靠cvd大賺外國人錢的廠家失望透頂。
國內的利潤確實很可觀,就著這個市場,也能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但這畢竟是關起門來稱大王,作為一種技術標準,不管你先進還是落后,都需要有足夠的用戶群體來支持。他們本來想學著寰宇一樣,迅速打開國外市場,然后升級換代。快速發展。以求讓自己地公司。躋身于世界頂級電器公司的行列。但面對歐美市場的冷淡,他們不能不鎩羽而歸。
他們沒有想到、寰宇的液晶投影機并不涉及到任何軟件支持之爭。對于用戶來說,用寰宇的。還是用其他廠商的,都只是一個播放載體,通過相同的視頻接口,它可以播放錄像帶、光碟、計算機,都沒有問題。
但cvd就不同。
它從一誕生起。就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支持軟件缺陷。
在國內,只要授權某某廠家,生產基于cvd格式的光碟,在國家支持民族工業的政策下,很容易和中影等各個電影制片廠、發行公司達成協議。而香港、臺灣和中國同文同種,大家都是同一文化,也很容易接受。
可對外國用戶就不同了。你制作的cvd中國電影,誰有興趣來看?
他們要看的,是本國地電影,是好萊塢的。而好萊塢在世界電影界中又具有舉足輕重地地位,它同意支持誰,就必將獲勝。
沒有軟件支持地cvd對于國外客戶來說,還不如錄像機!
這些廠家失望。自然就有人開始說怪話了,什么寰宇公司技術實力不行,什么寰宇公司空口許諾。讓他們背包袱等等,全然忘了當初數錢數得手抽筋的喜悅。許多對寰宇公司一家獨大早已不滿地人。也開始在外面散布寰宇的壞話。將寰宇說得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