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電視,就是有,也只有寥寥一兩個臺,也沒有那么多的期刊雜志,昨晚老媽帶來的幾本雜志也是《鐘山》《文匯》等純
文學書籍,直到現在,
文學界還在流行著以反思文革為主題的
傷痕文學,也有幾篇反映改革開放后農村包產到戶的
小說,總體來說,文章的內容顯得陳舊滯后,沒有什么趣味性,看得人昏昏欲睡。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特征,別說他正在住院了,就是回到家,貧乏的娛樂方式,也是讓人無以消遣。
蕭強在病房待得無聊,和護士說了聲,借了份本地的省城晚報,直奔昨晚的小草坪。
白天這里沒有人,老人也不在,十月的太陽不再像夏日那么灼熱,沐浴在陽光之下,顯得暖烘烘的,自然而然就有一股慵懶的味道。
蕭強先是坐在石凳上,后來索性就躺在草坪上,報紙舉在頭頂。
報紙總共只有八個版面,頭版是南疆自衛反擊戰英模報告團巡回本市的消息,二三版則是英雄們的具體事跡報道。
他略過了這些報道,先看其他版面,半個版的國際新聞、其它都是本地新聞,看了不多會兒,在和煦的陽光下,人開始覺得有些困倦起來。
當他反過頭來,再看南疆英雄報道的時候,這份困倦頓時煙消云散,一字一句看得都十分仔細,待他看完所有的報道,眼睛里已是包滿了淚水,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是淚流滿面。
南疆的自衛反擊戰開始于1979年,最激烈的大規模戰斗也就是頭一個月,此后邊境時有沖突,斷斷續續持續到今,差不多有十年了。
自衛反擊戰與其說是一場領土戰爭,不如說是為了維護大國的尊嚴。
從古自今,古代地理勘測條件限制,中央王朝的邊界向來就是大處斬釘截鐵,小處模糊不清,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時要面對異族入侵,邊界維護的力度始終有心無力,這也使得于王朝接壤的國度習慣于采用小規模侵吞的模式,逐漸蠶食邊界。
因此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為了維護歷史上完整的邊界,先后和好幾個國家發生過武裝沖突,這也不足為奇。
但是和其它邊界沖突有所不同的,南疆的戰斗純粹是忍無可忍。
南疆鄰國是一個極富戰斗經驗的國家,為了民族解放,從1945年到1975年,先后和法國、美國展開了長達三十年的戰斗,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本國軍民的浴血奮戰,也浸透了中國幾十年貫徹始終的支持。
要人給人,鋪路、修橋、后方防空掩護等等;要物給物,糧食、彈藥,從不間斷。
就是在鄰國解放戰爭最低潮的時候,中國也沒有放棄對朋友的援助,幫助他們培訓了一批又一批部隊,為他提供了全副裝備后才送他們回國,甚至派出軍事顧問團,替他們出謀劃策,更是親自指揮了邊界戰役、平原三大戰役、西北戰役、老撾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摧枯拉朽地消滅了大批法軍,中方軍事顧問團展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為他們培養了一大批富有戰斗經驗的戰士和指揮員,并最終取得了奠邊府戰斗的大捷,為最終將法國人趕出領土,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1954年,美國人出于勢力擴張的需要,主動介入,南疆鄰國自恃已經建立了一支強軍,并且懷著對中國的強烈戒心,拒絕中方派出地面部隊參戰,只是不斷要求大批的物資補給。當時本著世代鄰國的友好情誼,中方哪怕是在三年自然災害中,也是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將一車又一車的鋼材、水泥、武器彈藥等運往鄰國,那一包包白花花的大米,每一粒都是數億人民從嘴里省下來舍不得吃的,一顆顆一粒粒都浸泡著大家對“同志加兄弟”的深情厚誼。
而那個時候,全中國幾億老百姓都還在饑餓線上掙扎!
當最后一架美軍直升機離開西貢上空,抗美戰爭的硝煙還未完全散去,此時已經完全投靠蘇聯的南疆鄰國就開始對這昔日的“同志加兄弟”動槍動炮,從承認中國對西沙南沙的領土主權,到侵占南沙島嶼,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大規模在國內展開了反華排華行動,大批華僑被剝奪家產、趕離家園,無數的中國邊民倒在對方的槍口之下,血染邊疆。
南疆鄰國政府并公然宣稱:中國政府是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撕下了最后一塊遮羞布!
與此同時,接受了美軍遺留下的100億美元軍火的越南軍隊,為了完成其東南亞霸權的目的,對當年并肩抗擊美軍的柬埔寨、老撾下手,妄圖建立“印支共和國”,叫囂著他們是全球第三軍事強國,一個越南士兵可以打敗十個中國士兵!
中國人最恨什么,最恨白眼狼!
軍委主席在訪問美國的時候,哈哈一笑:他們不聽話,我們要教訓他們一下!
二十萬中國士兵,就此越過邊境,展開了對越南的懲罰!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