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中除了度難把握外,人和事,往往也是最難捉摸的。馬英杰做秘書的時候,每次下面來的領導或者局里找羅天運辦事的人,需要馬英杰替他們約羅天運時,總會給他一些小恩小惠,大到幾百錢的購物卡,小到一包煙,馬英杰對這些不成文的暗規則,還是很熟知的。能收的東西,羅天運也默許馬英杰收。“水至清則無魚”,在官場太過清廉了,不要說交朋友,就是辦事也基本會寸步難行,哪怕是羅天運這個位置,也是很為難的。分攤下去的事情,關系處理得不好,拖個十天、半個月,你又能拿他們怎么辦呢?不作為的人,在官場上一抓一大把。而且不作為的人,相對于敢作為的人來說,安全系數要大一些。這人嘛,一作為,必定會有事,一有事,能不能全對,誰也保證不了。再說了,這官場中的事,對與錯還真是難以分辯。
就拿第一水泥廠堵國道的事來說,明明是他們策劃好的,要給馬英杰上演一幕出他丑的戲,結果卻讓李小梅去當替罪羊,讓江超群帶她去做什么檢討,錯誤的事情,在孟成林和蘇曉陽眼里,硬是要弄得陽光明媚一般。
馬英杰是很不能接受孟成林的這一套,作為吳都的書記,他怎么總是被蘇曉陽這樣的人左右呢?在這一點上面,馬英杰還是樂意跟著羅天運,羅天運身上正能量的影響,遠遠多于孟成林,而且馬英杰認為羅天運的人格魅力比孟成林強得多。
那還是馬英杰剛當秘書的時候,有次羅天運讓馬英杰把一份文件送給孟成林簽字,事先羅天運和孟成林打過電話,可當馬英杰去的時候,辦公室門關著,馬英杰敲門,可孟成林硬是不開門。到了第二天上午,孟成林卻打電話說他下午等文件,怎么沒送過去?
當時羅天運疑惑地看著馬英杰,馬英杰趕緊把文件拿起來,又往孟成林辦公室里跑。后來,羅天運問起了這件事,馬英杰便解釋那天下午他去送文件時,孟成林沒有開門,他敲了好半天的門,沒人應。但是他清楚,孟成林就在辦公室里。也就是這件事,讓羅天運開始防著孟成林,也開始相信馬英杰,不會拿這件事撒謊。
孟成林之所以這樣做,第一是給羅天運一個下馬威,越是羅天運急著要簽字的文件,他越是要拖。第二就是故意為難馬英杰,挑起羅天運和馬英杰之間的矛盾,畢竟馬英杰是羅天運親自選中的人。
從那以后,馬英杰對很多事情就變得格外小心,官場中暗礁太多,稍微不留意,就容易撞上這樣那樣的暗規則。而這些暗規則都不是馬英杰能夠玩得起的。
馬英杰自從做了羅天運的書記后,把羅天運的一招一勢,默然記在心里。他時刻提醒自己如羅天運這樣做事有板有眼,槍是槍劍是劍,既不誤傷別人更不誤傷自己,該注意的不該注意的羅天運在工作上都注意到了,雖然來吳都時間不長,倒也做了幾件漂亮的事情,特別是柳源居的打造,讓羅天運在吳都的聲望越來越高,可越是羅天運把事情干部得風生水起時,孟成林越是心里不舒服。沒哪位強勢的書記希望市長的風頭蓋過自己的。
現在,馬英杰回到了秦縣,秦縣的江超群也如孟成林一般是個強勢的書記,而操武文縣長會不會如羅天運這般把事情做得有板有眼呢?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馬英杰在秦縣的阻力會更大,遇到的暗規則肯定會更多。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誰又不能保證,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之中,沒有失手的時候呢?就算是偉人,也都有大環境的限制。馬英杰便想起了在網上看到的一段笑話,是這么寫的:秦始皇你不是牛逼嘛,你丫知道什么叫手機嗎?李世民你不是能打么,你丫懂得啥是indos不?劉邦你不是名垂千古么,你丫知道啥是觸摸屏不?朱元璋你不是厲害嘛,你丫知道啥是拳皇不?乾隆你不是寫了4萬首詩么,你丫知道啥是電子書么?毛澤東你不是偉人嗎,你知道啥是wifi不?
這笑話就足以證明,哪朝哪代的偉人,都只能在當時的環境下創造奇跡和偉大,離開了當時的環境,偉人也不就沒有偉大之處。
馬英杰平時喜歡看書,喜歡總結。一直以來,他都是穩重,細心的,可哪里會想到,一回到自己的家鄉,竟然遇上這么倒霉的事,而且還丟了這么大的丑,連帶羅天運臉上也無光。
羅天運越是關心馬英杰,馬英杰越會反思,越會內疚。他回秦縣是想有一番作為,是想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干點實事,為老百姓服務一次。
馬英杰還真是這么想的。他沒有半點作秀的想法。盡管,現在的官場,如果有人說要為老百姓服務,肯定會招來哄笑,可他的內心真想為秦縣盡一份力。
想盡力是一碼事,能不能盡力則是另一回事。這一次,馬英杰算是明白了。沖動是做不好基層工作的,而且沖動帶來的后果,就會犧牲更多的無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