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腳下一頓,立刻跪倒在地,柔順地認了一番錯,懺了一番悔。文龍本想上前説明真相,卻被她攔下,越發將錯誤都歸到自己身上,直説得章敬的怒氣又消散了幾分,方才緩緩説出自己今日出門的原因:“妾身回了一趟娘家,請父親向燕王打探一下口風。如今李家已然出孝,李家二姑娘即將立后,想必李家大爺也可以成婚了。我們大姑娘若是可以早日出門子,兩家人都能安心。畢竟武陵伯年紀大了,聽説近日疾病纏身,連立后的旨意都無法接自跪迎,萬一有個好歹,兩個孩子又要再耽擱一年——不,李家大爺是嫡長孫,説不定要守上三年呢。他可以等得,我們大姑娘卻等不得”
章敬聽了,心中立刻愧意大起:“是我沖動了,不知你是為了此事才出的門,你一心為了孩子著想,我卻還沖你發火,實在對不住。”説著親自扶了她起身,又數落兒子:“你明知是怎么回事,怎的也不告訴為父?”
文龍有些委屈,袁氏搶先一步道:“侯爺別怪他,方才是妾身攔著不讓大爺説的,妾身見侯爺滿面怒容,擔心您氣著了,想著您好歹把怒氣發泄出來,才不會悶壞了身體。”
章敬嘆道:“你就是這樣,一心把責任都往身上攬,卻處處為別人著想。”也就不再怪兒子了,只是問:“袁先生怎么説?”
袁氏嘆了口氣,沉默下來,章敬看得心中一涼。文龍忙道:“袁外祖倒答應了會幫著打探,只是他説,這事兒恐怕沒那么容易。一來,李家如今正忙著送女兒入宮為后,哪里還騰得出手來預備另一場婚事?最遲也要等到明年了;二來,三叔的孝期未滿,妹妹身為侄女,要守足一年,還不能辦喜事;三來,如今外頭沈家的名聲不大好聽,又有舅舅家的人殺害李家姨母和表弟的傳聞,我們兄妹畢竟是沈家外孫,這時候辦婚事,倒容易引人非議,別人不説,李氏族里定會有人反對的。如此一來,倒不如將婚事再往后推一段時日,等風聲過去了再説。”
章敬聽得眉頭直皺:“明年再過門也沒什么,只是好歹把兩家的婚約公之于眾,也好正了名份。鳳兒如今守著她三叔的孝,自然不好出門子,但婚約是兩年前就定下了的,讓人知道又有什么要緊?怕就怕李家存了拖延的心思,拖到后來,就要退婚”
袁氏嘆道:“侯爺的擔心,妾身也想過。尤其今日又……”她往正院方向看了一眼,“夫人此番入宮進,若是叫李家人知道,只怕婚事又有了波折……”
仿佛是為了印證她的憂慮似的,李家很快就送了一封信來,質問章敬縱容夫人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前些日子,章敬嚴厲拒絕沈家人上門,李家原以為他已經與沈家劃清界限了,如今卻又出此變故,難不成是打算左右逢源?若是如此,那李章兩家聯姻之事就得再考慮了。
章敬嚇了一跳,急得不行:“這可怎么好?這樁婚事可是燕王殿下親自做的媒啊怎么能作罷呢?怎么能……”
門外傳來撲通聲響,章敬、袁氏與文龍轉頭望去,只見元鳳臉色慘白地坐倒在地,一臉的不敢置信。袁氏哽咽一聲,沖上去抱住她:“我可憐的孩子,怎會這樣?”
文龍連忙安慰妹妹:“事情未必就真到這個地步,妹妹先別傷心,我再去見袁外祖……”
章敬則在那里跺腳:“都是沈氏那賤人做的好事她滿心想著送娘家侄女入宮,卻沒想過自己親生的女兒好好的婚事就要被她毀了”他覺得很郁悶,很憤怒,無論作為武將,還是作為勛貴,前程都是不穩妥的,不定什么時候皇帝説翻臉就翻臉,他章家于國有功,又是皇親,還不是説抄家流放就抄家流放了?為了保住章家日后的榮光,他得為自己盡可能多地增添籌碼,與將來的皇后、將來的太子成為姻親,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可這一切都被沈氏毀了
回想起曾經恩愛的過往,他只覺得過去的自己真是瞎了眼。
元鳳掙扎著站起身來,搖搖晃晃地轉身離開。袁氏擔心地看著她離去,又攔下想追上去的文龍:“她心里正亂著,你讓她一個人靜一靜。”文龍順從了,只是擔心不已:“妹妹一直以為能嫁給李玖的,若婚事真的有了波折,不知該有多傷心……”
袁氏卻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叫了個丫頭過來:“去,跟著大姑娘,看她往哪兒去了,就立刻回來稟報。”等丫頭去了,又向章敬父子解釋:“我怕她看不開。”章敬點點頭:“還是你想得周到。”
不一會兒,那丫頭慌慌張張地跑回來説:“大姑娘去了夫人那兒,正與夫人爭吵呢”
袁氏臉色都白了,跺腳説:“怎會如此?”便撒腿跑向正院,章敬父子連忙跟上。
他們跑到正院門前時,只聽見元鳳在屋里放聲大哭,沈氏卻懶懶地數落她:“我道是為了什么呢,原來是他?李家算什么?這門親事本就不好,你有什么好哭的?放心,明兒我再入宮去,跟皇上説,把你也納入宮中,雖做不得皇后,做個貴妃也使得,你與容兒表姐妹倆在宮中守望相助,彼此扶持,豈不更好?”
文龍聽得目瞪口呆,只聽得屋里又傳來撲通一聲,接著便是翠園驚叫:“大姑娘大姑娘你怎么了?來人啊,大姑娘暈過去了”他咬咬牙,直沖進屋中,心里滿是對母親的怨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手機網(qidia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