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鸞走近房間時,恰好聽見氏在說話:“九妹,你再好好考慮一下江達生等了你這么多年,既不曾娶妻,也不曾納妾,唯一一個紫蘭,還是拿來做幌子糊弄人的,這有多難得啊他都說了,只要你愿意嫁他,他寧可立時辭了官回老家種地,你怎么就是不愿意呢”
明鸞站住嘴,心下暗暗吃驚。
陳氏在屋中嘆道:“五嫂,你不必再說了,我心意已決。如今我也沒別的指望了,只求能守著女兒長大,等她嫁了人,我這輩子就再無遺憾。江大哥那邊,你們就替我回絕了吧,只說是我們今生無緣,請他顧念祖宗血脈,及早娶妻生子。”
“你這又是何苦?”這回說話的是陳宏,“你身子雖然傷了底子,但當初大夫也說過,只要好生調養,未必沒有希望。再不濟,納個妾生也就罷了。若達生不肯,那就從親族之中過繼。九妹,三叔三嬸這輩子最傷心最后悔的事,就是沒給你尋個好人家,讓你受了這十幾年的苦。如今他們都盼著無論如何都要彌補你,你怎就這般死心眼呢?”
“五哥,你真的不必再勸了。該說的話我都說了,你若再這樣,以后我可不敢再見你了”
“你這丫頭……”
明鸞聽不下去了,抬腳就要往里沖,卻被朱翰之死死拉住手,拽到院外來。她急得直問:“你做什么?”
朱翰之望望客院里,壓低了聲音問她:“你方才也聽明白了,你舅舅他們正勸你母親改嫁呢”
“我當然知道了”明鸞皺眉道,“我也勸她好多次了,她就是不聽上回我勸她時,她只說知道了,我還當她已經要改主意了,沒想到還是死腦筋她當初都肯跟我父親和離了,怎么現在反而要守寡呢?”
朱翰之吃了一驚:“怎么回事?你……”皺皺眉頭,“你想讓你母親改嫁?”
明鸞瞪他:“怎么?不行呀?你是不是又想說,如果我母親改嫁,我的名聲不好聽,就不配嫁給你了?”
朱翰之自然是連忙否認的:“當然不是我……我只是有些吃驚……”細心想想,當初在德慶時,明鸞與她生父感情就一向冷淡,而章敞的為人行事也確實有些不妥之處。朱翰之犯愁地想了想,終究還是不知該如何表態,只能道:“待我回去細想想,想出了法子,再告訴你。”
明鸞撅著嘴道:“我知道你一時之間很難接受,但是我母親跟父親一向感情不好,早在我父親出發去安南前,就已經和離了。她今年還不滿三十歲呢,難道要叫她為和離了的丈夫守一輩子寡不成?”
朱翰之便安撫她:“其實……也沒什么,京城有名望的大戶人家里頭,守寡再嫁的或許很少,但和離的****,十個里頭倒至少有三個會再嫁。你母親若果真是和離了的,改嫁也沒什么,橫豎她只有你一個女兒,而你又是注定了要嫁我的,誰也別想攔著。因此她改嫁他人,頂多就是叫人說幾句閑話,你再受些非議而已。只要你不在乎,誰還會放在心上?我只是覺得……”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沒說下去,只是道:“這事兒就交給我吧。你別再說讓你母親改嫁的話了,當心叫人聽見了說你不孝順父親。回頭我在皇兄面前替你探探口風,省得他哪天心血來潮,以慰問三表叔遺孀的名義給你母親賜下點東西,日后就麻煩了。”
明鸞近日見他接連為自己解決了好些難題,對他十分信賴,聞心中雖好奇,但還是答應了,只是說:“一有新消息,記得盡快告訴我”
朱翰之笑了笑:“知道了,回頭我給你弄兩個人去,你有事要找我的時候,就吩咐他們去那御賜的宅子辦事,自然就能找到我了。”他湊近了她耳邊小聲說:“你那宅子的后門,隔著條小道,就是我那侯府的側角門,只是大門不在一處,別人不會輕易起疑。”
明鸞吃了一驚,轉頭看他,不由得暗暗臉紅,啐了他一口。
當他們再次走入客院時,陳氏與陳宏夫婦都已經恢復了平靜。陳氏雙眼略有些紅腫,勉強笑問女兒:“怎的出去了這半日?”
明鸞笑說:“我們去看了田地,還到附近山上地勢高的地方看了一下湖的情形,商量了一下建溝渠引水的事,因此拖得有些久。方才侯爺又與我說了一下外頭的事情,他說二伯父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回來了。”
“是么?那真是太好了。”陳氏站起身,“多謝侯爺給我們遞了消息,若是老太爺知道了,一定非常高興。”
朱翰之忙道:“明兒我就去看姨祖父,把詳情一一告訴他。”
陳宏輕咳一聲,笑道:“方才我們正說起當年贖出來的南鄉侯府舊仆,我已經打發人給朋友家送信了,大約過兩年人就能回來。到時候我親自送他們到安國侯府去,順便拜望一下兩位侯爺。”
明鸞笑著向他道謝:“多謝五舅舅了,母親和我近日正為這事兒煩惱呢,有了以前用慣的仆人,以后做事也就方便多了。”
陳宏笑笑,看向陳氏:“九妹,那件事你再好好想想,后日我去侯府時,再問你的意思。”
陳氏有些無奈:“我知道了,但我還是那句話,五哥就不必操心了。”
匆匆用過飯,明鸞與陳氏便上車回城了。朱翰之騎馬護送他們,一路無話。明鸞曾經想過要跟陳氏說些什么,但見她雙目微閉,沉默不語,又有些不忍心相逼,也就沒吭聲。
到了安國侯府門前,朱翰之因想著還有事要進宮一趟,便轉身告辭離開了。明鸞扶著陳氏入府,才進門,就覺得府中氣氛有異,叫了人來問,卻人人都推說無事。直至到了東園,剛被調來當差的張路白家的才悄悄告訴她們:“喜姨娘差點兒小產了二夫人請了太醫回來看診,說是不大好呢。”
陳氏有些意外:“好好的怎會這樣?”
張路白家的遲疑了一下,才道:“今兒侯爺有事出門去了,二夫人帶著大姑娘去了臨國公府,三太太、三姑娘也都不在家,府里只有老太爺、大夫人與二姑娘,聽說大夫人曾去過廚房,而喜姨娘是吃了廚房送來的補品才出事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手機網(qidia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