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章節(16點)
第五十二章喜訊
明鸞回到茂升元的時候,臉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
馬掌柜見狀不由得面露喜色迎上來:“如何?事情成了?”
明鸞笑眼彎彎地點了點頭,左右看看,小聲說:“咱們進屋里說去。”
馬掌柜也笑瞇了眼,會意地引著明鸞往后院走,路經柜臺時,大聲叫了侄兒一聲,馬貴便立刻丟下正在做的事跟著來了。三人到了后院廂房,摒退左右,又命信得過的伙計在院里守著,不許人靠近房間,方才坐到桌邊正經說話。
明鸞道:“我去見卞大人時,他說很吃驚,早在朝廷下旨申斥燕王把大伯父捎帶上了以后,燕王府就有信來給他,讓他多照應一下我們,若是朝廷或馮家派人來抓我們上京,就想辦法庇護我們。卞大人說這封信是月中才到的,通共才不到半個月的功夫,他正在指揮使司里活動,爭取悄悄兒地把我們一家子弄到廣州來,原是打算等事情辦好了再告訴我們的,沒想到我們家居然先派人到了。現在調令已經弄得差不多了,借的是二伯父在安南戰前立了功勞,所以調任廣東都指揮使司廣州后衛的名義,年后就能下來,到時候我們一家就能光明正大搬來廣州府了”
馬掌柜聽了,頓時松了口氣,笑道:“這位卞副使為人極和氣的,外人都說他脾氣古怪不好親近,但我平日里與他打交道,倒不覺得他難相處,只要心里不藏奸,他就會在暗地里護著你。這半年來,我們這些在商號里做事的人得他庇護不少呢。如今他又幫了親家這么大的忙,實在是太好了。”
馬貴也道:“這就好了,我早就想過,親家二爺既然立了戰功,若是有人愿意幫他一把的,想要調到別處去也不難,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個好去處。德慶雖不算差,到底比不得大城繁華,況且那里本是章家流放地,做事多有不便之處,如今能光明正大遷來廣州,真是再好不過了,叔叔不如趕緊給東家寫信,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東家知道,等來年春暖花開,說不得東家還能派人來瞧姑奶奶、姑爺和鸞姑娘呢。”
馬掌柜笑道:“這是自然,我晚上就寫信,明兒立刻叫人送出去東家盼著這天盼許久了,如今心愿得償,想必這個年也能過得格外高興。”
明鸞聽他們這么說,想起一直在默默幫助自己一家的外祖父、外祖母與舅舅們,心里也暖暖的,道:“我也給外祖父寫一封信吧?馬掌柜幫我一并捎去,也許他老人家看了會更高興?”
馬掌柜叔侄倆齊聲稱善,馬貴坐不住,立時便自告奮勇出去找好紙好筆好墨好硯去了。馬掌柜看著侄兒這般,嘴都攏不住,對明鸞道:“鸞姑娘別笑話這小子,他雖在我跟前學了幾年,到底還年輕,經不住事兒,這幾年在德慶分號辦事,一直提心吊膽的,如今總算能將擔子轉給我了,他高興著呢。”
明鸞笑說:“馬大哥幫了我們很多忙呢,我心里感激得緊。”
馬掌柜又關心地問起了一些細節:“卞大人可提過,章二爺到了廣州后衛是任什么官職?”
“他說了,還是百戶。”明鸞解釋道,“二伯父在德慶本來做的是總旗,上任還不到一年,只不過是因為要上安南戰場了,江千戶才臨時給他提拔成百戶的,雖然都指揮使司這邊是下了文書認可了,但程序上總有些不大妥當。如今他既有了軍功,可以名正順地提拔,加上又是從偏遠州縣調來廣州這樣的大城,所以卞大人覺得,維持在百戶的品級就好。再說,若是升職,自然少不得公文通報全指揮使司,動靜有些大了,還不如現在就下了調令,悄悄兒地將事情辦好了,日后大軍回來,二伯父直接過來報到,一點兒都不會引人注目。卞大人已經跟指揮使大人說過了,也知會了其他幾位大人,都沒問題。”
“這樣也好。”馬掌柜嘆道,“只要你們一家子能到廣州城里來,即便章二爺不能升官又有什么要緊?平安最重要。先前我聽阿貴說起燕王府的事時,也曾嚇了一跳,但想想過去幾年去北平的伙計們捎回來的消息,也知道章大爺與燕王府多少有些來往,燕王府愿意拉章家一把,是王爺厚道,就怕章家會受了連累。如今章家既然要到廣州來,自然還是不要張揚為佳。卞大人既已安排好了,我也能松口氣,但你們到廣州后住的地方,吃的穿的用的,諸多東西,還是交給我去辦吧,也省得你們再操心。”
明鸞有些聽不明白:“吃用的東西倒罷了,確實需要置辦,但住的地方不是衛所統一分派的嗎?難道還能由得我們自己挑房子?”
馬掌柜笑道:“德慶那邊的千戶所,因軍戶都是靠近衛所聚居,所以住的房子都是衛所里統一分派的,但這廣州前后左右四衛又有不同,這里的衛所因是倚郭而設,將士大多是各自分散住在城里或衛所周圍的。衛所雖然有房舍,但稍嫌破舊了些,又是大通鋪,只有單身無家眷在本地的士兵才會住,但凡是手頭松些的軍戶或武官,都會在城內另置居所。章二爺好歹也是個六品武官,又帶著一大家子,怎么能住衛所的地方呢?自然是要自行找房子的了。”
明鸞聽得眼中發亮:“您是說,我們可以自己找房子?找什么樣的都行嗎?”
“什么樣的都行,當然最好是離衛所近一點,來往也方便。不過,城里的官員不論文武,都喜歡住在繁華的地方,日常采買要方便些。”
明鸞想了想,小心探問:“城里的房價不知貴不貴?”
“那要看是哪里的房子,又有多大了。”馬掌柜看了看明鸞,忽然明白了什么,笑道,“不妨事,鸞姑娘只管去挑,挑中哪一處,告訴我就行了。不過是一所宅子,老馬還買得起,只當是我孝敬親家老爺、姑奶奶與姑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