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斗鸞 > 第十三章 碰壁

      第十三章 碰壁

      明鸞瞧了瞧他,沒有吭聲。

      崔柏泉卻以為明鸞還在固執己見,有些急了:“明鸞,不要任性,百戶所的人已經插手了,這事兒不是我們能解決的,我們先把自己保住了吧”

      明鸞起身道:“你放心,事情輕重緩急我還是知道的。這樣,之前我們已經跟其他幾家軍戶打過招呼了,這時候再報上去,他們也有了妥當的說辭,不會被連累,你收拾一下,我回去告訴二伯父這件事,讓二伯父去報告。如果順利,爭取讓他明天就出發。”

      崔柏泉微微松了口氣,笑道:“那我回山上收拾東西了,明早我來你家找你二伯。”

      明鸞點點,目送他離去,轉身便往家里走。

      她是從現代穿越過來的,從小就聽著“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種歌長大,雖然她還沒天真到以為在這個時代里,也能做到所有民族都親如一家,但至少,她對漢瑤之分看得不太重。盤月月一行人所受到的遭遇,她另有想法,也覺得自己的計劃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只是需得讓二伯父章放去執行。如果一切順利,那盤月月他們就有可能真正找到一個安居之所,而那個可惡的典史,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回到家后,她第一時間找到了正在屋里擦拭自己的佩刀的章放,把事情經過詳細地告訴了他,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盤月月他們四姓十八家的人能放棄舊習,下山定居,肯定是傾向于歸順的,只是遇到壞典史,為了保命才會逃離。如果就這樣看著他們被冠上亂民的名頭,甚至丟了性命,那也太冤枉了,真正的罪魁禍首還在逍遙法外呢。其實要幫到他們也不難,只要出一點力,就能給他們一個安居之所,也能教訓那個土典史,二伯父為什么不試一試呢?”

      章放的眉頭皺得緊緊的:“三丫頭,我沒聽明白你的意思,這些瑤民或許有些可憐,可我們又為什么要幫他們?若是為了立下撫瑤的功勞,前任知州就是以撫瑤之功得以高升的,而百來個人的小部落,也說不上什么大功勞,更別說這說白了不過是瑤民內部的亂子。這事兒既然百戶所已經有了計劃,我們就不好再插手了,那只會吃力不討好,還得罪了人。相反,這也算是難得的立功機會,我不但不該攔著人家,還要想辦法參加進去呢。要是立了軍功,我升遷就更容易了,家里的日子也會更加好過。”

      明鸞微微睜大了眼,有些意外于章放的辭,但她很快就醒過神來:“二伯父,您先聽我說。我請您出手,或許自家未必能得什么功勞,但這事兒一定能給柳大人一些幫助,您先聽我說好么?”

      章放有些不耐地放下佩刀:“說吧。”

      明鸞要說的理由其實也簡單。

      第一,柳同知上任數年,與古通判兩人一直合作良好,為本地百姓做了不少實事,但功勞卻都被知州占了去。古通判還可以說是多年的老人,又是老油條,更注重實惠,不在乎虛名,但柳同知卻未必如此。他外表看起來是個厚德君子,文質彬彬,但心里肯定是有一定抱負的,不然這幾年也就不會大力主張興修水利,鞏固江堤,又在民事上頭提出許多惠民的主張,寧可將功勞讓給知州,也要把事情做成了。如今上任知州離開了,新任知州剛到任半月,什么威信都還沒有呢,要是這時候再不做些什么,難道還要再被壓制三年?

      當然,如果他做得過了,得罪了新上司,也有可能會倒霉,所以就有了第二條。

      第二條就是,新任知州到任只有半個月,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有柳同知與古通判把持政務,他這第一把火至今還沒能燒起來呢,可如果把他逼急了,隨便找個人來當炮灰,有可能會破壞了德慶目前的好局面,所以,不如讓他找到放這把火的缺口。官圩那位土典史既然是前任知州的親信,又確實有問題,還有更好的靶子嗎?新知州這把火順利燒起來了,如果其間又能得到柳同知的幫助,那對他們上下級關系一定有好處。章家這幾年也算是得到柳同知不少照顧了,一句話的事,能幫得上忙,又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百戶所確實是有意對四姓十八家下手,但他們要出動,還得得到千戶所的同意。只要萬千戶那里卡住,而盤月月他們又沒有主動攻擊官兵,百戶所就沒理由對他們動手。萬千戶是快要走的人了,他會愿意在這當口出什么夭蛾子嗎?

      第四,朝廷自從洪武末年開始,對瑤民的政策就一向是以安撫為主,只有零星騷亂才會采取鐵腕手段。盤月月他們本是歸順的瑤民,根本就沒有反叛之心,對他們下辣手,不但有違朝廷國策,一旦引發各地瑤民的不滿,導致更嚴重的后果,層層追究下來,一定會有人被當成替罪羊的。如果章放參與進去,而他又是象牙山林場的看守之一,還是個小軍官,加上是流放來的,隨時都有可能被犧牲掉。

      這最后一條是明鸞臨時加進去的,但看到章放聽了以后那眉頭緊鎖的樣子,她心里便知道,這句對他并不是沒有影響。

      其實她的主意也很簡單,就是直接到柳同知面前告狀,請他幫忙,將那個土典史的事泄露給新知州,好讓新知州拿到立威的借口,只要把土典史拿下,再為盤月月他們進行平反,最好是讓他們就近選一個地方安居落戶,事情就解決了。既不用出兵,也不用自己冒險,如果運氣好,還能幫柳同知謀點福利。柳同知算是章家在德慶的一個小靠山,他好,他們也就好了。

      然而,讓她失望的是,章放經過一番考慮,還是否決了她的提議:“你的想法聽起來不錯,但你無法擔保柳同知與新知州會如你所說的那樣想,更無法確定萬千戶是否不會同意百戶所的行動。更要緊的是,我們身為看守林場的軍戶,疏忽之下把人放上山,已經是失職,若還不趕緊表現表現,不等立功,就要先受罰了而且你二伯父我身為百戶所的人,怎能不顧上司軍令,擅自行事呢?三丫頭,這件事我們做來是吃力不討好,若只是為了救幾個瑤民,那又何必?他們與你不過素昧平生而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是一向愛鬧事的瑤民,不要把你的好心浪費在他們身上。”

      明鸞愣住了,她沒想到章放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難道她的想法真的毫無意義嗎?

      _f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