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節的喪事到底辦了起來,葉氏派人去問一句,松節的嫂嫂也還沒蠢到底,已經捏了大把銀子,笑著把事兒辦了,買了一付薄皮棺材,蒸上五十個白餑餑,點上白蠟,燒兩串紙錢,請人抬了棺材出去,也沒甚個點穴的說話,陰暗先生都沒請,草草埋了。
辦這一場葬事,反而拿了許多白包,數一數竟不虧,樂得把錢捏在手里,松節的屋子理出來,給自家閨女住。
繁杏卻是記住了松節的家人,特意跟高升家的說上一聲:“姑姑下回挑人也仔細著些,一家子爛腸爛心肝的東西,也能進院子不成”
滿院子能跟高升家的這樣說話,也只有繁杏一人了,她總歸是光身一個甚都不怕,反是高升家的在她跟前得笑著:“繁杏姑娘說得甚樣話,這樣的人,怎么能踩了太太的清凈地。”
這一句話就算是斷了松節嫂嫂的想頭,這家子且還不知道,還往管事的婆子跟前送吃送喝,院里少了人總要補進去,把自家女兒不拘塞到哪個院里,往后家里就又多一份進項。
石桂不得閑,把東西托給了葡萄,葉文心預備著要去圓妙觀,余容送了一頂風帽來,她這回沒帶著澤芝,自家來了,進了屋子便斯斯文文坐著,喝了半杯茶,這才把東西拿出來:“太太說十六廟會那天,帶了我們一道去給三清上香,出了城風大,這才給姐姐送頂觀音兜來。”
葉文心是極喜歡余容的脾氣的,才剛來的時候只當她悶不哼氣,卻不知道一鳴驚人,倒愿意同她多呆,取出來一看,蓮青色綴了白狐毛,正配葉文心一色的斗蓬,她拿在手里贊了兩句,余容口角含笑:“東西是我做的,顏色卻不是我挑的。”
葉文心一聽便奇了,余容輕輕一笑:“大哥哥來看我們,見我們要做針線,說這個顏色表姐有一件,正是無帽的,拿這個做了,正好相配。”
葉文心面上一紅,那一枚華勝,她還不知道要怎辦,偏偏余容又說了這個,余容點到即止,也不再說,捏了一塊桃花糕,咬一口咽了道:“表姐這兒的桃花糕做得到好,可有方子,我也沾一沾春意。”
石桂裝了一匣子桃花糕給余容帶回去,葉文心又取出一本棋譜來:“年里得閑,翻箱子把這本尋出來了,是給澤芝的。”
余容拿在手里一翻:“她必然高興的,我替她先謝過表姐了。”葉文心親自把她送到門邊,六出素塵兩上換過眼色,這么好的一家子,婆母疼愛,隔著輩的又親近,還有這么兩個省事兒的小姑子,若是能成,那真是十全十美了。
葉文心卻有些心不在焉,把那觀音兜拿在手里看了許久,玉絮還先把那一件洋線番絲的鶴氅取出來,正好配這個觀音兜,抖落開掛起來拿香熏過:“二姑姑真是個可人意的。”
這句可人意夸的卻不是宋余容,而是宋蔭堂,葉文心怎會聽不出來,她本就心頭意動,添了無限煩惱,聽見這一句,蹙了眉頭:“偏要你多話,我會不知,我記著有一匹百蝶穿花的洋緞,取出來等會給二妹妹三妹妹送去。”
玉絮看她皺眉,心里了然,若是半分意思也無,那也不會皺眉了,她怕惹惱了葉文心,正色應得一聲,葉文心微微嘆出口氣來:“今兒你給我守夜。”
裴姑姑告假回了奉養所過年,石桂得了閑才能給葉文心守夜,夜里抱著鋪蓋過來,灌了湯婆子,睡在熏籠上,烘得人發熱口渴,倒了一杯香蘭飲,一氣兒喝盡了,這才看葉文心拿著那一枚華勝,攢眉苦思。
石桂心底嘆一口氣:“姑娘心里怎么想的,若是愿意說就說上兩句。”玉絮幾個都覺著這一門親事,家世品貌才情擺出來也確是一門好親了,可還得葉文心自個兒愿意不愿意,以石桂看來,這個姑娘且還沒開竅呢。
葉文心捏著華勝上細細纏著的金絲,抬眼兒看看石桂,這個丫頭從來心眼子都極多的,可這事兒她總不會懂,葉文心叫她來守夜,也不是真的要吐露什么,只石桂在她身邊她更心安些。
“姑娘自個兒可有這個想頭”葉文心不說,石桂反問起來,她一問,葉文心就想起表哥的目光來,若是換作原來的自己,說不準就真個心動了,她也曾在顏大家的文作中窺探她的少女時光,她也從不避忌原來有那么一位梅郎,葉文心想過也心動過,可那全是拆開沈氏信之前的事了。
“你說呢”葉文心久久不說話,好容易問出一句來,石桂卻回答不了,半晌才道:“好好處壞處,姑娘心里都有數,這事兒不能問別人,只能問自個兒。”
葉文心若能拿的定主意,也就不問石桂了,她攏一攏身上的寢衣,想起來又有點面紅耳熱,石桂在這上頭還真不能幫她什么,她自己都不懂,更別說教人了。
葉文心反復思量,到底把那心思壓下去,如今且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收拾了心思,宋蔭堂卻時不時就送了小玩意兒過來,他辦事一向是周到的,不獨幽篁里有,松風水閣清涼館處處都不落下。
這么行事,倒叫人吃不準意思,葉文心不想,底下這些丫頭卻一個個替她著急起來,送來的東西不過是風箏陶件竹編小籃子,最出挑的算是一件泥金的喜鵲擺件,也能說是合著春意送來的,連馮嬤嬤都沒法在宋老太太跟前說嘴。
初九到十四,幾天功夫收羅了一小箱子,吃的玩的解悶的,日日都不落空,宋蔭堂的小廝認門極熟,院里的丫頭姐姐妹妹叫了個遍,告訴她們街市有許多玩物,年里是金陵城最熱鬧的時候。
到了上元節,走橋摸釘猜燈謎,這兩日都沒宵禁,從天黑走到天亮,幾條街上擠擠挨挨都是人,小廝說完了,第二日就送了一個紙糊燈籠來,上頭畫了幾根翠竹,仔細著拎過來,道:“這是我們少爺自家做了,光是削竹骨就費了一天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