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吳怡來講,日子被成了用晨昏定省分割成的一塊一塊的,轉眼又要過年了,轉眼劉氏說在給三姐姐準備嫁妝了。
跟庶出的姐妹們一起上學的日子里,吳怡跟她們都培養出了幾分同窗情,就連精明過份又小氣的吳佳吳怡都能看出可愛之處來,更何況是三姐姐吳蓮呢。
不過吳家的另一樁大事也發生了,歐陽氏有孕了,整個吳家都被驚動了,從上至老太太,下至掃地的丫頭,說的都是這事,老太太勉了歐陽氏的晨昏定省,讓她安心養胎,補品什么的更是像不要錢似的往鴻鵠院流水似的流進去。
歐陽家在京里也是有人的,歐陽氏的三叔就在京里做吏部的五品官,官不大,卻是歐陽家留在京里的耳目,一聽說歐陽氏懷孕了,歐陽家的禮也是流水似的送過來。
吳怡圍著歐陽氏轉了一圈,見她也沒什么變化,只是不涂抹脂粉了,露出了白凈的臉,不再是被妝點的明艷照人的樣子了,反倒看起來軟和了許多,臉上滿是孕婦幸福的笑容。
“五妹妹來了,五妹妹快座。”歐陽氏看見吳怡自然也是高興的,她們姑嫂感情很好。
“聽說嫂子有孕了,我也沒什么送嫂子的,這是我照著古方漬的梅子,我聽說有孕的人愛吃酸的,嫂子吃吃看順不順口。”
歐陽氏的貼身大丫環玉瑤趕從侍書手里把那用玻璃罐子裝的一小罐子梅子接了過去,“我家大奶奶惦記著吃酸的呢,可巧姑娘就給送來了,京里哪里都好,冬天想吃點順口的果子卻不易。”
“嫂子想吃什么只管對我說,總是能找到的。”吳怡笑道。
“沒什么想吃的,只是懶懶的不愛動。”歐陽氏笑道。
吳怡一看屋子里的丫環,覺得少了個人,“嫂子玉珊呢?”玉珊是歐陽氏身邊一等一的得意人,平日跟吳怡也是能說得上幾句話的。
歐陽氏抿嘴笑了,“玉珊如今有大福氣了。”
吳怡還在一頭霧水時,阮嬤嬤隔著簾子說道:“玉珊來給大奶奶磕頭了。”
“讓她接來吧,可是巧了,五姑娘還惦記著她呢。”歐陽氏說道。
阮嬤嬤掀了簾子,已經做了婦人打扮的玉珊走了進來,臉上滿是初為婦人的羞紅,看見吳怡在,臉更紅了。
吳怡這才反應過來,歐陽氏有孕不能服侍大哥了,就把自己的丫環送上了大哥的床,這在古代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吳怡不是后穿過來的,歐陽氏說玉珊有大福時,就應該反應過來了。
“奴婢給大奶奶請安,給五姑娘請安。”玉珊恭恭敬敬的跪下來磕頭,她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女人,身材嬌小,五官柔和清秀,氣質溫婉,說起來吳承祖真的很有艷福啊。
“起來吧。”歐陽氏說道,“來人,把我前兒做的幾件衣裳賞給她穿吧,你如今伺侯大爺了,自是不能穿原來的衣裳了,我如今有了孕,原來那些個掐腰的衣裳也穿不上了。”
“謝大奶奶了。”玉珊剛剛站起來,又跪下磕頭。
吳怡見她腿都是有些打顫的,想必是昨夜剛被吳承祖收用,如今又要來磕頭。
玉瑤拿了幾件衣裳,吳怡一看料子都是最上等的,有妝花緞的也有緙絲的,只是顏色都比較淡,其實不像歐陽氏一貫的穿衣風格,她說這些衣裳是做了預備自己穿的怕是有些假,可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吳怡看了眼屋里的丫環們,一個個看著玉珊的眼神都是傳說中的羨慕嫉妒恨。
“你昨兒剛伺侯了大爺,就回去歇著吧,明天再來我這里伺候。”
玉珊謝了恩,走了。
她現在不過是個通房,丫環該做的事她一樣要做,只不過多了個陪吳承祖睡的功能罷了。
吳怡剛想要跟歐陽氏再說幾句話,又有婆子進來了,這次來的不是阮嬤嬤,而是有些面熟的一個嬤嬤,應該是吳府的人,不是歐陽氏的人,“大奶奶,大夫已經給笑眉姑娘診過脈了,說是天氣寒冷,偶感風寒罷了,您看……”
“先把她挪出去吧,這都病了兩日了,把病氣過給了大爺可怎么成。”
“是。”那婆子領命走了。
其實到了冬天感冒的人多,侍書發熱咳嗽躺了七八天呢,吳怡也沒讓她挪出去,有頭有臉的大丫環病了,多數是請醫問藥在院子里養著,若不是病得太久或者實在是不好的病,沒有挪出去的。
如今笑眉不過是偶感風寒,大嫂歐陽氏就把她挪出去了……
吳怡心里明白這是歐陽氏不喜笑眉,不過她也沒多說什么,說實話吳怡也不喜歡笑眉,笑眉這丫頭心眼太多了,吳怡跟心眼太多又思又不正的人相處,會本能的感覺抗拒。
“最近天氣乍涼,嫂子也要保重身體啊。”吳怡摸了摸歐陽氏坐著的小火炕,只覺得溫,沒覺得熱。
“京里的冬天倒也好過,地龍一直點著呢,只是覺得干,我每日讓丫環拿著沾水的布把屋子擦三遍,還是干,這炕大夫說不要燒太熱,免得孩子上火。”
“原來如此。”吳怡的心思其實還在玉珊跟笑眉身上,還有死了的琥珀,古代女人每天都要面對這些糟心事,這實在讓吳怡感覺有些抗拒,最讓她感覺害怕的是劉氏似乎很喜歡永祥,雖然她說男女七歲不同席,不方便總跟永祥玩,劉氏還總是在她面前提永祥的事。
一是永祥跟她有血緣關系,一提近親結婚吳怡頭皮就有些發麻,二是永祥是宗室,以他的身份就算是想一夫一妻不要妾,也會宗室塞給他妾,本朝宗室不得為官,唯一的作用也就是做種馬了。
一想起自己是配種用的母馬,吳怡就頭皮發炸。
歐陽氏有些看出了吳怡的心思,她想吳怡那么大的時候也曾經幻想過跟丈夫琴瑟合鳴一生相守,再沒有別人,可是這就是為人妻的本份,不盡本份又能如何呢?
吳怡又跟歐陽氏說了幾句閑話,見歐陽氏有了困意,也就告辭離開了。
“姑娘,可是要回去?”
“我隨便走走吧。”吳怡順著掃出來的石板路向前漫無目的的走,她原來以為穿越是場看戲之旅,可是現在她越來越感覺自己是戲中的人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她沒有穿成笑眉,沒有穿成玉瑤或者是景況更差的人。
她不知不覺走到了吳家的后花園,夏日里花草茂盛的吳家花園如今草木盡枯,只有幾株樹樹和老梅堅持著,梅卻也不是初冬時開的,要等到臨近過年,天不是那么冷時才開……
就在這時,原本在后花園里縮著掃雪的粗使丫頭,忽然跑了過來,吳怡愣住了,侍書、侍琴、如玉、紅袖四個丫頭趕緊把吳怡護住了。
“你是哪個院的奴才竟然敢沖撞姑娘!”侍書指著那人斥罵道。
那人正是二妞,二妞在吳家的廚房呆了下來,也大概了解了吳家的情形,知道了跟彭暮春訂親的是庶出的三姑娘,她也知道了何為嫡何為庶,按照鄉下人的話,三姑娘是小老婆養的,小老婆還是犯了錯上吊死的,三姑娘又是個性情溫和的,二妞不由得平空多出了些勇氣。
吳府里仆人的侍遇好,就算她是粗使的丫頭,一個月也有二百個大錢,只是這二百個大錢都被帶她進來的大娘領走了,她到了冬天也有棉襖穿,飯食管夠,時不時的還能吃到幾塊肉,大奶奶有孕了,每個人賞了一百個大錢不說,晚上每個人還都賞了一碗紅燒肉,雖然她的肉多一半被那個大娘拿走說是給自己家的孩子吃,二妞還是吃到了她這輩子一頓吃過的最多的肉。
因為今日下了大雪,內院掃雪的人不夠,就從外廚房把她臨時調到了內院,也不敢安排她到主子常走常過的地方,只是安排到冬天僻靜的吳府花園,卻沒有想到卻遇上了貴人。
二妞再笨也會看人的穿戴,她見一個身量不足的姑娘,被四個“姑娘”環繞著走,那小姑娘梳著漂亮的發髻,兩邊一邊戴著一個明晃晃炫人眼的金鴛鴦,身上穿著的閃亮的像是鳥羽毛織成的披風,露出一圈白色的軟毛,身邊的姑娘穿得略差,卻也是穿金戴銀的,也是披著亮緞的披風,這幾個八成就是吳家的姑娘們了。
她在心里想了幾百回見著吳家姑娘應該怎么說,可是見著了這幾位氣勢迫人的“姑娘”心里面想說的話全嚇沒了,見侍書伸手指著她斥責,竹筒倒豆子把最緊關結要的說了。
“姑娘,姑娘們,俺……奴婢是彭暮春的媳婦!”
吳怡愣住了,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彭暮春是誰,實在不能怪她,平時劉氏說的是你三姐夫,偶爾提一提也是彭進士,男女有別,她連彭暮春是圓是扁都不知道,知道他的大名都是因為她記性好,偶爾聽了一耳朵就記住了。
怎么三姐夫在家有媳婦了?吳怡打量著這個自稱是彭暮春媳婦的人,她長得身量不高不矮,除了有些黑之外也算五官端正,手上的骨節粗大得很,身上穿著一看就是吳家最下等的粗使丫頭穿的藍黑布棉襖,唯一看起來值些錢的就是頭發上插的一個銅攢子,這樣的攢子她院子里最下等的丫頭也是不屑多看一眼的。
丫環們也都愣住了,但是侍書反應最快,“哪里來的鄉野村婦竟然混進吳府冒認官親!紅袖!叫管事的婆子來把她給我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