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箏對海上的風險當然清楚,要是遇到超強大風大浪,很有可能他們一個都回不來。
雖然機率不大,但總有個萬一。
“夫人,我們之前出海試航,來回航行了一個多月,經歷過大風大浪,我們的船員都沒事。
而且我們又不是只有一艘船。
就算萬一遇到無法抵抗的大風浪,總不可能所有船只都翻。
到時我們把所有船只都連到一起,形成一個很大的船體,再大的風浪也扛得住。”
上官子棋對自己監督制造的船很有信心。
他自信大魏的船比當年洋人的船還要結實,抗風浪。
洋人的船都能航行這么遠,他們的肯定行。
余元箏見他說得很肯定,提著的心稍放下一些。
她從沒去看過大魏這幾年制造的海船,心里才沒底。
她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根本沒時間去過問夫君負責造船的事,況且她根本不懂。
“真沒問題?”
“我們準備了這么多年,不會有事的。
而且三個孩子別看還不到十歲,他們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武功學得很扎實。
閨女的身姿靈活得有時都能躲過我的攻擊。”上官子棋保證道。
他也舍不得把孩子們留下。
“那就把母妃和小妹留在府里?”余元箏感覺不厚道。
“母妃和小妹的性子和我們的三個寶性子不同,她們比較文靜,還是留在府里比較好。
再說了,府里不能沒有主子,以后等我們把出海的路線探好了,再帶她們出去也不遲。
這是第一次,我們也不熟,恐會照顧不了那么多。”
“你說的也是。”余元箏的心踏實了下來。
孩子一起帶上,再好不過。
幾個孩子隨金老大人學習也好幾年了,暫停一段時間也沒關系,他們又不用考科舉。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說不定出去一趟,更能學到東西。
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
老王爺挑選的人手也選好。
此次出海準備出動十艘船,每艘船上配船員四十人。
全是這幾年他培養的水師里的將士。
這些將士既是水手,又是士兵。
帶著他們出海,如果遇到強敵,還能隨時準備戰斗。
時間很快到了預定出發的時間。
余元箏的醫學課暫停,而她教的十幾個學洋語的學生都帶上。
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余元箏和上官子棋坐上了去洪昌縣的馬車。
就是當年遇到洋人的地方。
造船司就設在那里。
這幾年,上官子棋來回不知跑了多少趟。
三個孩子特意興奮。
一聽說父母要帶他們一起出海,早就等著了。
洋人,他們就見過當年來大魏的那十幾個,后來再沒有洋人來過。
而那時他們太小,已經記不清他們長什么樣,只知道長得非常奇怪。
“母妃,海那邊真的有人嗎?”大寶上官長煜好奇不已。
九歲多的他,已經不愿意和余元箏一起坐馬車,而是自己騎了一匹小馬跟在馬車旁。
盡管現在是七月天,他也不嫌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