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技術都需要有才智之人慢慢研究,發明,創造。
所以臣婦建議,工部可以在這方面多下功夫,鼓勵百姓改進我們的生產工具,提高百姓的勞動效率。
百姓就可以在短時間里創造更多的財富,大魏就會越來越富有。
后世之所以那么先進發達,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和發明創造的結果,而想要科技進步,最最根本就是教育。
教孩子學習現有的知識和技術。
他們學會了,就會思考,在現有的技術上再創造,科技不就慢慢進步了嗎?”余元箏又繼續道。
皇上這回一下就明白她什么意思了。
目前大魏的讀書人都是奔著參加科考來的,而能讀得起書的人少之又少。
普通百姓根本讀不起書。
要想讓百姓之子都能讀書,只有讓百姓富起來,全靠國庫出錢是不可能的,開銷太大。
皇上背著手在御書房里來回徘徊。
最后只能長嘆一聲。
一切都只能一步步來。
“鎮國公主,你這一席話讓朕明白一個道理,士農工商中的工,就是科技,對嗎?”
“皇上說的對。農人種田,要是有了先進的工具,哪用投入那么多勞力。空出的勞力完全可以再開荒,多種田,我們大魏的物產不就更豐富了嗎?”
“你說的對。”
兩人就這么聊著,皇上又一次被震撼得孤陋寡聞。
當高大人來時,兩人已經聊得天馬行空。
都聊到了出海去艾斯特利亞國,拜訪他們的國王。
皇上感覺自己還很年輕,他有生之年,一定能去。
他就等五十歲一到就把皇位傳給太子,他就逍遙了。
“皇上,高大人到。”
“讓他進來。”皇上語氣里透著高興,高大人在門外都能聽出皇上的心情。
“臣參見皇上,參見鎮國公主。”
“平身。”
高大人也只有四十幾歲,但頭發已經有少許白了。
看著比皇上還顯老。
“高愛卿,朕找你來,是有一事與你商量一下。鎮國公主想招幾個學生來學習洋人的話。朕打算等大魏的大海船造好,就派使團去艾斯特利亞國拜訪。你看讓哪些人來學習比較好?這事你們禮部要擔起來。”
皇上這哪是商量,簡直就是命令。
高大人一愣。
他沒想到皇上有這么大的安排,派使團去那么遠的地方,圖什么?
高大人想不明白,但皇上下了命令,他就得執行。
這是禮部的職責。
“皇上,您看從禮部官員中選幾個年輕的來學,可行?”高大人試探著說道。
“嗯,多選幾個,每日下午去聽鎮國公主授課。”皇上很滿意高尚書的識趣。
“皇上,不用每天都來,只需每隔一天來一次就行,這個需要他們自己多練習。臣婦講得太多,他們也接受不了。”
“那你看著安排,朕只看結果。”
高尚書回到衙署,把皇上的意思傳達,先讓大家主動報名。
結果從上到下,居然沒有一個人報名。
氣得高大人胡子直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