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兒?”
“母妃,戴好。”
余元箏冷著臉看了老墨王妃一眼,然后從懷里摸出一疊銀票放到托盤里。
宮女端著托盤又來到靖王妃面前。
靖王妃剛才本想站出來替好姐妹說說話,結果看到余元箏按住不讓放,就閉緊了嘴。
她就知道義女有自己的打算。
她拿起余元箏放的銀票,當著所有人的面,直接點數。
越點,臉上的表情越精彩。
“皇后嫂嫂,榮王府捐銀兩萬兩,榮王妃的這些首飾不用捐了。
我們這些女眷身上戴的首飾最貴也就五千兩銀子封頂。
而箏兒一下就捐了兩萬兩,所以弟妹就做主把榮王妃的首飾拿起來了。”
靖王妃一邊說,一邊就把王妃剛才從頭上摘下來的首飾一件件挑出來。
看得眾人目瞪口呆。
還可以這樣。
“如果誰也和世子妃一樣直接捐兩萬兩銀票,不用放首飾。”皇后微笑著掃了大家一眼。
而余元箏當然一件首飾都沒放。
可是在場之人沒有哪個有這么大氣,一下放兩萬兩銀票的。
那些大臣和勛貴到陳公公那里認捐的也就丞相最多八千兩。
靈萱郡主也去陳公公那里替靖王府認捐了八千兩。
大皇子妃看她去認捐,也上去認捐,一萬兩。
二皇子和三皇子見大皇嫂認捐這么多,不敢在父皇面前表現得小家氣。
也不得不認捐一萬兩。
有了這幾個人帶頭。
后面的人都不敢太小家子氣。
就連翰林院里的幾個學士都認捐了一千兩,他們幾個都是兩袖清風的官員,估計都得回家向夫人要嫁妝來補貼。
皇上也不離開,看著大家摘首飾,認捐。
這一場宮宴,來得快去得也快。
只吃了一碗一輩子可能都沒吃過的面條,然后就是大出血。
最終統計認捐的銀兩有二十萬兩,女人頭上摘下來的首飾能折合銀子幾萬兩。
可以買兩千多萬斤糧,夠邊軍吃兩個月。
皇上看到這個數,比較滿意。
他在皇后面前把余元箏夸了一通,讓皇后快些把他說的獎賞送到王府去。
而當余元箏收到皇后讓人送來的東西時,還有點懵。
她捐兩萬兩,結果皇后給了她一個大宅子。
京城里的一個宅子,那可不便宜。
還是一個四進的宅子,還特意強調這是給她的私產。
這一套宅子起碼價值好幾萬兩銀子。
皇上怎么不賣了給將士們買糧呢?
余元箏又想到另一種可能。
皇上根本不是因為她捐錢而獎賞她,應該是因為別的事,比如她打開了鐵箱子。
有好處收,那就收著。
當天她就帶著丫鬟和護衛們去看那個宅子。
東城區,離王府比較近。
里面還有下人管理。
“春雷,這些下人是什么人?”余元箏不太清楚。
“世子妃,這個宅子是內務府管著的,他們都是內務府的仆人。也就是這是皇上手里的宅子,只會賞給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有功之臣。”春雷一看就知道。
“哦!”
這下余元箏可以肯定了,皇上就是因為她打開了鐵箱子,而獎賞給她個人的。
不錯。
“春雷,那我可以送人嗎?”余元箏想了想問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