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不知道是誰噗地一聲。
燕綏冷不防她點名到自己頭上,有點愕然。
眾人表情更是復雜,都知道宜王殿下有萬物催生之能,說到底就是天生神農能種地,但他身份尊貴人又古怪,誰敢指使他種地。
現在有人敢了,用的詞還這么……古怪。
看殿下的眼神,陰惻惻的,好像滿滿寫著“這什么見鬼的提議你是想我弄死你嗎?”
文臻怡然不懼,“殿下啊,想吃爆米花嗎?想吃薯條嗎?”
燕綏哼了一聲。
文臻命人抬了兩個大缸來,一個缸里種了紅薯,一個缸里撒了玉米種子,然后請殿下高抬貴手發春。
殿下也就彈彈手指,然后眾人便經歷了一場眼花繚亂的出牙生苗結塊莖長果實過程,其間文臻還眼疾手快地收獲了一把山芋梗。
沒多久文臻就在缸里一嘟嚕刨出一大串的紅薯,又在高高的玉米桿子上掰下六七根玉米。
眾人都驚嘆地望著,尤其是玉米的高大挺拔令人驚異。
太監又按照吩咐拎了一個小爐子和一口鍋來,文臻現場炒了山芋梗,煮了玉米,剩下的玉米和紅薯則埋在爐子的爐灰里。過了一陣扒出來,滿殿里便是熱騰騰的谷物香氣。
眾人聞著這甜蜜的香氣,飽含豐厚土壤和山野氣息的豐美,忽然便覺得肚子咕嚕嚕地空了許多。
文臻老習慣,當著眾人面,幾樣東西都吃了,又過了一會,才請大家品嘗。
先嘗了山芋梗,只留了一點點的嫩葉,盛在白瓷盤里碧玉般盈盈,入口口感清脆嫩鮮,吃完口齒清爽留香。
而玉米的形狀首先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和贊美,紡錘狀的玉米,金黃的種子排列整齊細密如玉齒,又似一顆顆金豆兒,形狀豐碩飽滿,在枝頭時候便墜得枝葉下垂,瞧著便令人有種豐收的喜悅。
再嗅氣味,甜美清香,淡而好聞,入口齒尖微微一碰,便有細膩的甜汁滲入口腔,咬下幾顆玉米豆來,口感糯軟,微微彈牙,淡淡清甜,著實滋味美妙。
大家一開始還顧忌身份,用牙齒一顆顆磕,再然后便忍不住了,眨眼間啃完一只。連牙口胃納都不好,很少吃東西的單一令,都吃了小半只。
吃完玉米,眾人撫撫肚子,都覺得有點飽,隨即想,這玉米別的不說,飽腹之名不虛傳。
此時再把烤得黑漆漆不起眼的紅薯端上來,便顯得有點強人所難,然而當文臻剝開那層黑色脆皮,里頭金黃發紅的瓤噴射著惑人的香氣刺激著人的視覺和嗅覺的時候,所有人又情不自禁伸出了手。
這一吃,便吃多了,沒一會兒,一群人便喘著氣撫著肚子不說話了。
皇帝也都嘗了嘗,此刻便道:“諸位,如何?”
李相霍然立起,滿臉放光,“陛下,臣覺得無需三中取一,就該京郊三縣馬上全部種植才對!這玉米紅薯,比臣想象得更為珍貴!文大人有大功于國!”
易德中也附和道:“是啊。沒想到這作物,滋味竟然如此美妙!而且確實飽腹,臣就吃了一個紅薯一只玉米,竟然就飽成這樣了。而且入腹熨貼,并無任何不適。”
又有人走到缸邊,命太監把里頭的紅薯都刨了刨,仔細算了算,駭然道:“這產量似乎也不錯。”
單一令道:“這是宜王殿下以異能生發,產量做不得準,還是需要實際栽種才知。”
眾人都點頭,文臻笑道:“這兩樣作物,還不止這些好處。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玉米益肺寧心、健脾開胃、利水通淋。紅薯還能制糖、醬油、蜜餞和釀酒呢。”
眾人便又商量說全種還是太冒險了,但此物確實是好,還是按原計劃,盡早試種,京郊三縣三中取一,成功后以中州為軸心向全國推行。
章程定下來后,眾人又贊文臻此二獻當可為大功。倒是姚太尉哼了一聲,道:“又是玉米,又是紅薯,都又能飽腹又美味,還用途多樣。好巧!忽然間這許多如此神奇的作物!”
尚書令也道:“這種百年難遇的作物,便是有一樣就是國家之福,同時出現,倒未必妥當。”
姚太尉又道:“兩種東堂從來未有的神奇作物,忽然都被文大人發現,文大人真乃天縱奇才,朝中難見啊。”
文臻心想老家伙這是在罵我妖異?有完沒完了都?到底哪里得罪他了?
燕綏忽然道:“據說姚太尉當年出生時天有異象。”
這顯然是姚太尉的得意事,不過宜王說話,朝中基本都習慣反著聽,姚太尉立即警惕地道:“也不過就是碰巧當日天現雙虹。”
燕綏又道:“聽說當日姚太夫人生產之時,也頗有異像。”
姚太尉道:“不過是滿室有異香罷了,也可能是熏香。”
“產褥之室,血腥濃厚,什么香氣按說都蓋不住。”燕綏笑,“太尉這么謙虛,真是警惕。”
姚太尉無話可接,怎么接感覺都是坑。
“天現雙虹,生有異香。這種尋常人一輩子也見不著的神奇征兆,都被姚太尉一個人給趕上了。”燕綏感嘆,“姚太尉真乃天縱奇才,朝中唯一啊!”
姚太尉:“……”
好了。罵人妖怪的自己成了妖怪。
群臣噤聲,文臻嘆氣。
如果可以,她真的是不愿意被燕綏這樣護著。
“陛下。口說無憑,作物到底怎樣,種出來便知道了。”她道,“雖然現在不是種植期,好在宮內有暖房,臣請求將這紅薯在宮內暖房種植,大抵四五個月便可以收獲。到時候畝產……”她回想了一下,又做了保守的減法,“如果達不到兩千斤,臣愿接受懲罰。”
……
滿室靜寂。
眾人都被那兩千斤的數字給驚住了。
好半晌李相才吶吶道:“兩千……兩千斤?”
文臻對他微笑,“按說應該不止。但是東堂剛剛種植,下官不敢夸口。”
李相吸了一口長氣,將紅薯高高捧起,“陛下,求陛下立即安排試種!”
皇帝揮揮手,便有太監上前來接紅薯,文臻囑咐了他們去宮外車里搬運,聽見皇帝道:“若這兩種作物都能試種成功,此事確實于國于民有大功,屆時自然要有恩賞于你。”
“此乃陛下洪福,澤被萬民,文臻不過恰逢其會,略盡綿力,實在不敢居功。”
眾臣便紛紛拈須微笑,對文臻的知進退表示滿意。
皇帝便命看座,吃茶,在眾人心情最愉悅最松動的時刻,把唐羨之文臻海上成婚出事的情況簡單說了。
自然有很多事不能明說,比如朝廷在其中的安排,比如燕綏撞斷了唐家樓船,只說成婚之時,遇上風暴,后漂流到小島,又遇上火山爆發,唐羨之可能葬身巖漿之中。
很多臣子臉上的笑便僵住了。
幾個老臣已經放下茶盞,臉上隱隱露出緊張之色。
也有人一眼一眼瞟文臻,眼神滿是懷疑,甚至有些失望——指望她和唐家聯姻為朝廷換取和平和一段準備的時間的,結果反而死了唐羨之,很可能加劇事態惡化,這是怎么搞的?
還有人看燕綏,都知道燕綏任性地拒絕了和堯國的談判事宜,去追這位文大人,如今兩人安然回來了,文大人的夫君卻死了?
看剛才殿下護著文大人那勁兒,這兩人不會……勾搭成奸害死親夫?
眾人疑慮的目光掃來掃去,眼神里的故事足可以編出十來個媲美商醉蟬傳說的離奇話本,話本里充斥了情愛、三角、紛爭和殺戮……文臻在這樣的目光籠罩下泰然自若,坦然得好像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她。
她現在有點明白皇帝為什么讓她撞上這議事,明擺著想給她機會,也想給燕綏放水。畢竟首獻玉米紅薯這樣的大功在這里,大家剛剛舌燦蓮花地夸過她,一轉眼便要再攻擊她,有點轉不過來。
無法攻擊她自然也就無法就唐羨之的死攻擊燕綏,皇帝為了這個坑爹兒子也是夠累。
唐家的事情向來是朝廷大事,既然出了這檔子事,便要開始討論下一步朝廷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的應對舉措了。
皇帝示意文臻可先退出去,燕綏便也起身,卻被皇帝瞪了一眼,道:“海上諸事,你既前去查看,怎可不和諸位大人明?”
燕綏挑挑眉坐下,對文臻使了個眼色。文臻就當沒看見,恭謹告退。
她是宮中常客,不需要人引路,去重臣們的議事堂換了腰牌,自己往宮外走,再次經過了東宮。
此時賀客已經散了很多,她經過東宮的側門,忽然門口有個宮女招呼她,道:“這位姑娘,您是來給新娘娘送賀禮的嗎?”
文臻怔了一怔,眼看進進出出的幾個人都在瞧她,心想這要說不是,也太落太子的面子了,無論怎樣不對付,面子總不能撕破,便笑道,“是啊。”
那宮女便笑著施禮,請她入內,見見新人。
文臻東宮來的少,沒見過這宮女,但是光天化日賀客云集的東宮,也沒什么能讓她怕的,便從容進門。
那宮女一邊引她進門,一邊和她說太子新娶的良媛如何賢淑,如何美貌,如何受太子尊重。文臻便問是哪家的閨秀,怎么之前沒有聽說太子要選妃。那宮女便笑道:“原也是這宮中的人。說來也算是一段佳話呢,前幾日宮中出現刺客,太子險些被刺,都是我們娘娘舍身相救。您瞧,這不是上天安排的緣分嗎?”
------題外話------
這一章的字數讓我心好痛。
畢竟還是沒有寫文虛耗存稿的一日……
這幾天臺風兇猛,小伙伴們出行注意安全,路邊電線桿什么的不要碰,盡量呆在室內不要出門。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