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晨曦照在山海關城頭上。
吳三桂率大軍浩浩蕩蕩,向著京師方向進發。
從山海關到北京城,大約五百里,若輕騎兵出行,一天一夜可達。
大軍出行自然走得慢,至天黑時分,才走到撫寧驛。
夜晚休息的時候,范文程來到吳三桂身邊,說道:\"如此大規模行軍,目標太大,恐怕不出兩日就會被崇禎察覺。\"
吳三桂不以為然地擺擺手:\"范先生多慮了!咱們打著奉詔回京的旗號,沿途驛站都會提供補給。再說,崇禎小兒現在哪有功夫管這些?\"
范文程眉頭緊鎖:\"崇禎此人表面剛愎自用,實則心細如發,倘若被他察覺……\"
\"放心吧!\"
吳三桂哈哈一笑,說道:\"如今崇禎在遼東、西北、西南、南洋諸國都派了重兵。就算他察覺有異,短時間內哪來兵馬回援?咱們只要抓住這個空檔,便可一舉拿下北京城!\"
范文程始終感覺心中不安,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整個計劃都沒問題,吳三桂讓出山海關,更加說明其忠心。
可是,究竟哪里不對呢……
天明時分,大隊人馬開拔,繼續前行。
當晚抵達盧龍驛,扎營休整。
范文程再次找到吳三桂,說道:\"吳總兵,我軍后方還有兩旗兵馬未至,行軍速度實在太慢了!必須提速前進!\"
吳三桂卻慢悠悠地喝了口茶:\"范先生莫急,若要提速,還需等待軍令。\"
\"這還等什么軍令?\"
范文程急得直跺腳,說道:\"兵貴神速啊!我們早到一天,就多一分把握!\"
吳三桂放下茶盞,意味深長地說:\"范先生,行軍打仗講究的是配合。若是前軍跑得太快,后軍跟不上,豈不是……\"
“咱們加速前進,貝勒爺自然會跟上……”
兩人爭執之時,營外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一名騎兵戶飛馳入營,高喊道:\"圣旨到!吳三桂接旨!\"
范文程臉色驟變,下意識就要往后躲。
可是,營帳里連個遮攔都沒有,根本無處藏身。
吳三桂卻按住他的肩膀,低聲道:\"范先生別急。\"
那名騎士翻身下馬,展開明黃圣旨,開始宣讀:\"時機已到,關門打狗!\"
吳三桂單膝跪地:“臣吳三桂接旨!”
帶宣旨的人離開后,范文程才問道:“關門打狗……是什么意思?”
吳三桂冷笑道:“當然就是字面意思。”
范文程喃喃道:“字面意思?難道關門……關的是山海關?”
“范先生真乃大才,不錯,正是山海關!”
“啊?”
范文程大驚失色,不由自主向營帳門口挪去。
吳三桂突然仰天大笑,然后說道:“范先生,你這是干甚去啊?”
“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