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的思緒仿佛回到了過去,他的眼神中透著追憶的光芒:“不然當年,我大唐這么窮,為何還是威服四海?靠的,是人心!”
他的聲音堅定,“他們西方,人心齊聚,想征服他們,一年時間,遠遠不夠。”
“而且,如此多青壯的傷亡,日后……”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
戰爭的殘酷不僅在于當下的傷亡,更在于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影響。
大量青壯的逝去,會給大唐的經濟、生產帶來巨大的沖擊。
而且,這個錯總有人要背的,但背的人,絕不能是陛下。
說到這里,裴行儉站起身,緩緩走到吳天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吳天巖聽到裴行儉的話,默不作聲。他知道,自已無法改變老人的決定,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裴行儉能夠平安度過此次危機。
第二日清晨,大營中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裴行儉身著鎧甲,站在高臺上,望著眼前二十萬疲憊卻堅毅的將士。
這些跟隨他一路西征的士兵,如今每個人手中都抱著一個骨灰盒,那里面裝著他們逝去的袍澤。那些曾經一起訓練、一起戰斗、一起歡笑的戰友,如今卻陰陽兩隔。
“兄弟們,”裴行儉的聲音在空曠的營地上回蕩,帶著一絲顫抖,“我們回家!”
簡單的四個字,卻讓許多士兵紅了眼眶,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此次西征,他們跨越萬里,歷經無數血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如今,終于能踏上歸途,雖然是帶著遺憾,但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裴行儉率領著這支殘部緩緩離開營地,馬蹄聲沉重而緩慢。
吳天巖站在營地門口,看著裴行儉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如果不出意外,這應該是自已見裴老將軍的最后一面了。
裴行儉帶著軍隊離開后不久,一百五十萬生力軍抵達前線。
這龐大的兵力,給了聯軍巨大的壓力。一時間,整個戰場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轉變。
這君士坦丁堡的城墻在唐軍強大的攻勢面前,似乎也不再堅不可摧。
別說是一個折君士坦丁堡,就是十個,也攔不住唐軍進攻的步伐。
君士坦丁堡城中,聯軍望著如潮水般涌來的唐軍,心中充滿絕望。
哪怕他們的皇帝親自登上城墻,鼓舞士氣,與士兵們并肩作戰,也難以抵擋這勢不可擋的攻勢。
城中彌漫著恐懼與不安的氣息,百姓們哭聲震天,
而在遙遠的長安,裴行儉班師回朝的消息早已傳入皇宮。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以李敬玄為首的一派官員則深知裴行儉的為人,明白他退兵必有苦衷,紛紛為他求情。
而一派官員,認為裴行儉擅自退兵,有損大唐威嚴,應當嚴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