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說道:“在外打仗,就怕將相不和。胡高遠是我派去的,要求他主持大局。可是秦二午固執自負,不聽從胡高遠的意見,這不是好事啊。
分開行動,各顯神通,只怕秦二午貪功,會更加急進,最后要吃虧的。”
胡高遠,原本是太子葉封的老師,因為眼光獨到,和葉坤不謀而合,所以葉坤讓他主持天竺半島之戰。
可是從目前看來,胡高遠也壓不住秦二午,經常鬧矛盾。
馬正陽笑道:“皇上不必擔心,讓他們分開行動,秦二午負責前線戰斗,胡高遠負責后方建設,應該沒問題的。”
劉艾翻白眼:“這不可能,因為秦二午一直向前推進,地盤就越來越大,胡高遠手下沒人,怎么能守得住后方?”
葉坤點點頭,表示贊成劉艾的說法。
對天竺大陸的移民,還沒有開始。
胡高遠手下,無人可用。
以秦二午的暴脾氣,加上先進的槍炮和鎧甲,可以很快掃平天竺半島,但是戰后重建怎么辦?
怎么消化那個巨大的次大陸?
沒有人口,怎么建設?
桑不疑嘆氣道:“說來說去,我們還是缺人啊。如果我們移民五百萬過去,一邊打地盤,一邊建設后方。三五年之后,地盤打下來了,后方也建設好了,就會進入穩定發展期。”
“五百萬?有一百萬移民,甚至五十萬移民,我都能控制整個次大陸了。”
葉坤笑道:“只要鏟除次大陸的敵人,我們有五十萬華夏族裔,漸漸繁衍起來,也是很快的。一個男子,可以創造一個大家族。”
桑不疑笑道:“可是五十萬移民,也不容易啊。”
移民是為了給次大陸換血。
最好遷移中原百姓,因為中原人的華夏血脈最純正,對華夏文化掌握的最多。
如果從交址和云緬地區,把異族土著遷移到天竺次大陸,那就是白費力氣,無法實現文化換血。
劉艾問道:“皇上覺得,應該怎么辦?”
“我覺得,還是胡高遠的策略,比較穩妥。”
葉坤看著眾人,說道:“我們已經控制了天竺半島最南端的五十萬平方公里土地,應該將這里建設成大本營,成為一塊跳板,為我們的后續行動,提供糧草和其他物質基礎。
如果我們現在繼續向北擴張,增兵十萬,糧草都是問題啊。”
對天竺半島增兵,現在不成問題。
因為已經掃平了大草原,掃平了遼東和雞嘴半島,北方無戰事,周邊無敵手,華夏境內不需要太多兵力。
葉坤可以隨時調動十萬大軍,用海軍輪船投送到天竺半島。
但是糧草供應,就是個問題了。
就算從交址半島運糧過去,也得經過馬六甲海峽,要浪費巨大的人力物力。
只有就地取材,在天竺半島打造大本營,打造穩定的大后方,才是可持續發展道路。
大后方一旦建設好,葉坤只需要派兵就行了,不需要擔心糧草。
如果現在不建設,以后打下了半島全境,還是要建設的。
現在就做建設,開展商貿,還能持續地在半島賺錢,用財力支撐以后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