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嘆氣:“奪人之城,非仁者所為。我們搶了劉棟梁的地盤,再殺他全家,我的確于心不忍。”
上官季夫哈哈大笑,搖頭而去。
次日上午。
上官季夫查看東巴郡水軍,換成了自己的將領,妥善安置之后,抽調了部分降兵,收編在自己的部隊里,從水路返回天門郡。
東巴郡的破事,就留給了葉坤。
其實上官季夫是看不上東巴郡這片土地的,這里山多地少,人口也不多。經歷過黃天道之亂,這里就是個亂攤子。
想讓這里恢復元氣,可不容易。
葉坤卻很開心,因為有了穩定的地盤。
次日一早,葉坤就帶著東巴郡原來的部分官員,在城中安撫軍民,發糧食賑災,穩定局勢。
受傷的百姓和兵卒,都得到了醫治。
死難兵卒的家屬,都有撫恤。
反正是劉棟梁的錢,葉坤花起來不心疼。
王保朱大春等人,又帶兵繼續掃蕩境內的游匪,招撫山上的百姓,回歸家園,恢復生產。
控制全境局勢之后,葉坤又親自奔赴巴東九縣,一處一處查看。
說是九個縣,其實就是九個大一點的鄉鎮。
有的縣城,就是個大一點的塢堡,四周挖了壕溝而已。
而且所有的縣城,都已經荒廢,被黃天道大軍洗劫一空,燒成廢土,已經失去了居住和防守功能。
葉坤從平野縣征調部分民夫,和東巴郡的兵卒百姓一起,將幾個廢棄的小縣城,全部拆了。
能用的舊磚和石頭,拿去修建新村。
只保留三個稍有規模的縣城,修修補補。
新村都經過了規劃,一百戶為一村,每個村子設置兩個村長,納入編制,按月發工資。
葉坤調研過,百戶村的規模最合適。
那些大塢堡,住了幾千農民,耕地幾萬畝,面積鋪展太大,百姓種地就跑得很遠。
有的耕地在十里之外,從家里去田里,就要花兩個小時,種田回家,也要花兩個小時!
時間都浪費在路上。
施肥收糧食,還格外累人。
建設小村莊,耕地放在四周,顯然更加合理。
鄉紳們喜歡建設大塢堡,一是因為土地兼并的結果,一個是為了抵御亂世之中的強盜和亂兵沖擊。
葉坤現在占據了東巴郡,有信心保境安民,所以只設置小村莊,盡量減少大型塢堡和小縣城。
小縣城原址,也填平護城河,建設成村莊,保留貿易市場就行。
說起來容易,但是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卻是千頭萬緒的事。
葉坤加班加點,干了十來天,才把境內所有的百姓,初步安頓下來。
為了鼓勵大家建設新村,葉坤直接開大食堂,來干活都給飯吃。
平野縣的工匠和技術管理人員,也被調來許多,參與建設。
一眨眼,到了二月初。
天氣晴好。
葉坤下令,工匠和技術人員,繼續建設。所有村長帶領百姓,重點抓麥田整理,一是除草,一是排水。
黃天道大亂之前,大約有一半耕地,已經完成了耕種。已經耕種的莊稼,不能放棄。
工匠們也加緊打造了一批鋤頭和鐵鍬,發給百姓用于生產。
基層管理機制運轉起來,葉坤這才讓秦二午等人帶兵留守東巴城,自己返回平野縣,看望老娘和姜有容等人。
二十天沒見了。
姜有容等人看見葉坤,都是眼圈微紅,喜極而泣。
葉坤看望老娘,笑道:
“老娘,我現在是東巴郡的郡守了,過幾天,帶你一起去東巴郡,讓你老人家在那里養老。東巴城很大,也很熱鬧。”
老娘還不樂意,嘆氣道:“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要是能回草廟村啊,我更開心。”
也是,葉坤的老娘是個瞎子,再熱鬧的場景,她也看不見。
姜有容也笑道:“婆母說得對,相公,我們還能再回草廟村嗎?”
“可以回去,但是我要分兵保護你們,就會打亂安排。”
葉坤一笑:“如果真的想回去,還要給我一點時間,我把草廟村重新建設起來。”
草廟村也受到了流民沖擊,現在一片廢墟。
周太公家里老房子的磚瓦石塊,后來都被挖去了雙丫山,建設雙丫山軍營了。
還有關家村和姜河頭,都是這樣的情況。
“那還是算了,老娘的安全最要緊。”
姜有容一笑,又安慰婆母:“婆母,你還是聽大郎哥的。以后太平了,我們再回草廟村。你不想去東巴城,我們就在平野縣呆著。”
老娘拉著姜有容的手:“好,我聽你們兩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