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洪回電道:“皇上放心,我會安排專門的官吏,來負責接待。”
葉坤又說道:“以后可以考慮,專門成立一個海外原住民旅游接待局。因為大宋島大唐島,還有其他海外封地的原住民,也會組團來覲見。這要形成一個長期的制度,花點錢,但是可以震懾那些原住民,加強融合。”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不容易啊。
只有讓海外封地的原住民,都徹底臣服,才能完成徹底融合。
還有第一代海外移民的子女,也長大了,也該讓那些生長在海外的孩子,回故國看一看,增強對故國和故鄉的感情。
這樣的活動,能增加海外移民二代三代,對故國的感情,對華夏的認同。
當然,這么一來,又要花很多錢。
落實了土著旅游團的接待問題,葉坤又在調研夷州島的造船廠。
還有系列群島的管理問題。
夷州島向南,通向南洋,有一溜群島。
向北通向東華長島,還有更多的群島。
這些小島的管轄和歸屬,現在還不明確,只是都屬于華夏,都已經勒石立碑了。
大一些的島嶼,都派了駐軍,建設了港口小城。
可是還有許多島嶼,面積也不小,卻無人駐守。
葉樂生的意思,暫時不管,等以后人口再多一些,就移民過去。
葉坤卻認為,這些島嶼容易滋生海盜,必須控制起來,否則海盜強大起來,就會成為心腹大患。
父子倆為了這個事,研究了兩三天,決定還是先派人,進行細致考察和測繪,取得這些島嶼的全部資料,再做決定。
葉封又發來電報,說朝廷的財政,有些緊張了。
以前有羅馬帝國的進貢,白花花的銀子,黃燦燦的金子,都流入了華夏。
現在不行了,羅馬帝國被消滅了,西方的財富,無非再流入華夏了。
葉坤思考了許久,回電葉封和諸葛洪:
“已經成熟的海外地區,以后要移民,自己出錢,朝廷不再承擔費用。比如大唐島,大宋島,交址天竺和地中海一帶,還有石油半島,一視同仁。
南洋赤道群島和西海大陸,剛剛開發,還需要大力支持。財政開支方面,可以適當提高大運河和鐵路的稅收。再不行,就提高國內工業產品價格,從民間吸取財富。”
實在不夠,葉坤還有最后一招,就是打擊貪官,抄家。
還有各行業的資本金,也可以敲詐一些。
民間有錢了,義務教育也可以取消,開始慢慢收費。
醫療方面,也能轉向盈利化。
幾十年來,醫療和教育,都是朝廷瘋狂投錢的,現在已經有了基礎,也可以減少投入了。
諸葛洪提出了另一個思路,那就是交址和天竺,現在已經全面郡縣化,當年承諾的免稅期,也陸續到了,應該恢復征稅。
如果交址和天竺恢復征稅,就能解決全部財政問題。
葉坤答應了諸葛洪的提議,還給他寫了一篇社論,先發給各地官吏,闡明其中利害。
等宣傳到位了,就開始收稅。
一開始少一點,以免大家抵觸。
等登記結束,大家也形成習慣了,再慢慢加稅,直到和華夏九州稅率相同。
海外封王之中,最有錢的是葉蜀生和皇甫琳,還有黃敬祖、上官麟。
因為那么大的羅馬帝國,就被他們幾個瓜分了。
他們現在是要錢有錢,要土地有土地。
就是手下的漢人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