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點頭:“小縣城的城墻,在我們的新式大炮面前,幾炮就能摧毀,毫無防御力量。我敢斷定,在幾百年后,涿郡和長安、洛陽、金陵這樣的地方,都不需要城墻了。
因為幾百年后,人類的戰爭武器,是飛機,是射程幾千里甚至上萬里的導彈,是威力恐怖的原子武器,一顆炸彈,就能摧毀一座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后世的城市,的確沒有城墻。
除非旅游城市,為了保護古跡,才會保留老城墻。
葉坤主張拆除縣城的城墻,也是為了發展。
在此之前,縣城的城墻,也是需要經常維護的,勞民傷財。
當時,華夏大地剛剛結束混戰,物資匱乏,拆除城墻,利用墻磚建設了不少房子,也算是解決了燃眉之急。
而現在,人口暴增,許多小縣城的人口都翻了幾倍,不拆除城墻,也住不下這么多人。
只是五大都城,和其他郡一級的城市,都還保留著城墻。
交址和天竺大陸新建的城市,卻都有堅固的城墻。
畢竟,那些地方還不算百分百消化,需要慎重對待。
何田田說道:“皇上,除了五大都城和九州各地的戰略要地,其他地方的城墻,其實都能拆除了。”
葉坤笑道:“剩下的一些城池,順其自然吧。隨著人口增加,各地都要擴建城池,或者建設新城。要不要城墻,交給地方官吏和百姓商量吧。”
城墻全部拆除,有百利,但是也有一害。
就是治安問題,變得復雜了。
殺人犯殺了人,可以輕松逃跑。
小偷偷了東西,也能輕松撤退。
根據刑部整理的數據,最近十年,還有三千多個殺人犯,逃離家鄉,音訊全無。
古代刑偵技術不發達,刑偵力量也不夠,追捕成本太大。
這些逃出去的殺人犯,往往都能逍遙法外,一去無蹤。
馬昭對這個事,有些抱怨,認為應該保留城墻,方便治安。
葉坤卻認為,個別惡性案件,在所難免,并不是城墻可以解決的。
縣城有城墻,可是鄉下沒有啊。
道路上面,也沒有城墻啊。
隨時隨地,都會有殺人放火的事情發生。
治安問題的根本,在于律法的細化和嚴格執行,在于提高生產力,在于老百姓有尊嚴的生活,及時化解矛盾……
經過這些年的治理,惡性案件的發生率,已經下降了許多。
只是人口增加了,發案數量沒有減少。
漸漸的,就到了臘月。
年味又來了。
學校已經放了寒假,大街小巷上,都是快樂嬉戲的兒童。
葉坤提議、讓巧奴主持的衣帽服裝公司,也已經運營了大半年。
生意很好,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