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失火,皇宮天降雷罰,種種不祥之象傳遍了整個烏京,又傳至烏京之外各個府城,令尚未從尸毒瘟癥中緩過來的百姓心生驚顫,各種不安的謠頻出,引得世人議論紛紛,人心惶惶,朝堂動蕩起來。
外人不知,欽天監的官員皆面如土色,望著星盤上那紊亂的軌跡,尤其是帝星晦暗,祖陵蒙塵的卦象而瑟瑟發抖,不敢直。
此乃國之將亡之征兆。
誰敢直道破這掉人頭的天機?
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尤其建安帝自那日之后就染病罷朝,深居簡出,更坐實種種猜測,國運有失了。
流如野火,這些不祥之兆一經傳開就瘋狂蔓延,茶館酒肆,街頭巷議,無不彌漫著惶恐與不安,尋常百姓面上俱是對未來的茫然和恐懼,尤其他們大部分人都尚未從尸毒瘟癥中緩過來,又要經受亂世動蕩嗎?
但凡亂世,最先遭殃的不都是他們這些毫無根基的底層百姓嗎?
一時間,各地都是百姓請愿讓天子禪位的聲音,再讓有心人一番運作,推波助瀾,就演變成天子失德,才叫天降鞭笞,萬民請天子下罪己詔且禪位。
而與百姓的惶恐不同,那些蟄伏已久,心思詭詐權欲心重的各路世家權貴和封疆大吏,乃至擁兵自重的將領,心中壓抑的野心如野草開始瘋長,開始蠢蠢欲動,悄然布局,磨刀霍霍。
所謂皇帝輪流當,澹臺一族已經立國兩百多年,也該氣數盡了吧?
為何這般認為?
去年安和帝毫無征兆突然禪位給建安帝,已是一個令人惶恐不安的信號,而建安帝為皇不到一年時間,就先出了尸毒瘟癥,還能叫活人變為尸邪此類前所未有的災難,簡直令人膽寒,聞所未聞。
試問前朝帝國,哪個皇帝在位時出現過這樣恐怖的天災,據說,這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如今天降不祥之兆,既有天火落在皇陵上,又是天雷劈在皇宮,怎么看都覺得這是天欲絕澹臺皇陵的氣數。
一個王朝氣數將盡,自然就是各方勢力人馬,甚至是野路子出身的異軍突起等的機會,各路妄想稱霸的梟雄,都會為爭奪這萬里江山而掀旗而起。
遠在嶺南的寧哲接到烏京傳來的消息,眉頭一皺,抿起雙唇,枯坐一夜之后,才打開書房的門,走出衙門,立在大街上。
他看到街上百姓在挑擔行走,看到他時,遙遙一拜,臉上露出真摯的笑容,有孩子更是羞澀地一笑,躲在大人身后悄悄看他。
他們面上的笑容,是放松的,也是自在的,是因為安居樂業而寬心。
這是他轄管之下的子民,大多數人沒有過大的野心,只盼穿暖衣吃飽飯有瓦遮頭,這也是大鄲大部分百姓的期盼。
我所見,皆是我所愿!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寧哲眼中露出一絲堅定,轉身入衙,他此后,估計無法得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