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庶出小姐圍著武老太太吱吱喳喳說著話兒。武老太太滿頭銀白,精神略有些****,不過神情卻是極慈愛。
韓姨娘嘴角掛著一抹得意之色,武太太卻是面無表情的坐著。武老爺只是低頭喝茶。
李薇與春杏武睿到時,看到的正是這副情景。最讓她詫異的是武太太,當年見她時,雖然發過一些不愉快,但是,單看面目,也算是柔和似水,如今卻是這樣的一番有些呆滯的模樣……
“哎呀,這位就是親家小姐吧。長得真是好”春杏帶著李薇剛向老太太問過安,眾人都不及敘話,刻意夸張的聲音響起,帶著一抹輕飄飄的意味。
李薇抬頭,正對上韓姨娘刻意笑著的雙眸。向她淡淡點頭,目光順掃了下來,她論身量模樣倒是有幾分姿色,年歲看起來比春桃大不了多少,頂多二十六七歲的樣子……
“梨花,一路上可累?”李薇還未收回目光,武老爺的聲音響起。她趕快笑道,“多謝武伯伯掛心,路上還好。我們只是路不太熟,多走了一段冤枉路。”
又向武太太問安,笑道,“來時爹娘讓我代他們問安,說,我們家的后院子也蓋好,收拾干凈了。再往前,天氣不大熱了,請老太太和您也去我們家住些日子,一來是散散心,二來是親戚們之間多走動走動,也熱鬧親近。”
武太太臉上顯出笑來,掃向武老太太武老爺,“梨花小時候就機靈得很,長大了愈發會說話兒。也問你爹娘安好。”
李薇笑著應下,又將備的禮,一一呈上,敘過閑話之后,李薇方落座。
武老太太見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氣度溫婉,即不象春杏那般張揚,也不似當年見到春桃,那般柔順。骨子里隱隱有一股剛強之氣,不表自出。
遂將身子坐直,笑道,“一轉眼兒,小丫頭長大成人了。聽你姐姐說,你已定了親?”
李薇點頭,“是。謝老太太掛心。”
武老太太道,“聽說你那夫婿,便是當年你家收養的那位賀府少爺?”
李薇又是一笑,雖然這些事兒武老太太不可能不知道,也無須再求證,她還是答道,“正是呢。老太太的消息靈通得很吶。”權當她是閑話吧。
春杏在一旁笑道,“你個丫頭。老太太是關心你,才費神去問去記這些。”
李薇暗自吐舌發笑,為姐妹二人第一次聯手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之中。
武太太掃過春杏一眼,笑笑沒說話。韓姨娘已插話進來,笑咯咯的道,“親家小姐這回來可要多住幾日,我娘家的兩個外甥女跟你年歲不相上下,正好也讓她們多跟你相處相處,多學學這為人行事……”
李薇淡淡一笑,“韓姨娘過謙了。若說門戶規矩,我們家哪里比得上老太太親自****。”
對于出身她從不介意,而幾個姐姐這么些年,似是也從未耿耿于懷過。在她們看來,比起那些鐘鳴鼎食之家,她們少了底蘊規矩,但卻不缺自由親情,更何況,這些是靠自己家人一手勞動得來的,沒有什么比這個更讓她自豪的。
武老太太卻很是滿意,臉上笑意舒展起來,嘴里卻道,“外人教也要靠自己個兒用心。這些她們是要跟你學的。”
李薇不置可否,向武老太太笑著說了些自謙的話。
一時有丫頭進來說,說飯擺好了。朝姨娘正在說著娘家兩個外甥女如何如何,并不時掃過武太太武老爺,春杏撇了下嘴,她這是想讓這兩個丫頭過來用飯罷
李薇也聽出她意圖來,向春杏一笑。正巧武太太看過來,瞧見二人的動作,率先站起身子,向武老太太道,“母親,飯擺好了。今兒梨花趕路辛苦,早些用了飯,好叫她去歇息,和她姐姐說說話兒……”
武老太太頓了片刻,“嗯”了一聲。
李薇起身立在春杏身側。心中卻盤算著這一屋子人的心思。以及做著敵對情況分析。
武老太太再強勢,到底年齡大了,有道是人走茶涼,除了特別忠心的,為自己私底下盤算的人定然不少。武老太太一旦不管事兒,或者離開祖宅去老大家中靜養,這位韓姨娘沒了靠山,便要倒霉了。
以春杏的性子,敢給她添堵心事兒,她定然不饒的。而武太太,李薇掃過她一眼,眼下雖然對春杏疑似溫和,可誰知道日后呢?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多是情隨勢變。單憑她之前不同意春杏與武睿的親事,便不能對她有過多期望。
想著想著,心中暗笑,一個小小的后宅,幾乎可以用兵法來應對了。
……………………………………………………
今日只有三千字,明天照常更新。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