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與賀府人相遇
宜陽縣的天中節,與李家村的側重點稍有不同。天中節正值麥收時節,在李家村的時候,頂多是改善改善生活,做些好吃的,插些艾蒿,剪五色花紙等,略應個節景并不大辦,都緊著麥收呢。而在縣城之中,這個節日明顯比鄉下隆重許多,而且側重于天中節的另一個別稱:女兒節。
這一日,未出閣的少女須佩靈符,簪榴花,精心妝扮,娘家又要接出嫁的女兒歸寧,回家躲端午,日子久了,這天中節也漸漸成為女子們相聚說笑玩鬧的節日。
上午在周荻閨房之中閑聊,聽她噼里啪啦的說了許多關于宜陽縣的天中節習俗,李薇以為她是有心向自己科普,免得她跟土包子一樣,惹人笑話,卻沒想到她的目的卻在最后一句,“梨花,咱們這里過節,不但要插艾懸五雷符喝雄黃酒吃粽子,還要佩帶香嚢呢……”
說這話的時候,她眼睛眨啊眨的,李薇不明所以,正要往下接著問,她又說,“香嚢我可是不會繡的,那個梨花……”
李薇聽到這兒明白了,周荻哪里是好心給她科普,明明是替周濂向三姐索要那香嚢才對。
她不由的笑出聲來。
年哥兒坐在她對面,看她自出了周家便是副嘴角含笑沉思的模樣,這會兒便問,“梨花在想什么樂事兒?”
李薇忙搖頭,“沒什么,沒什么。”
說話間,目光掃過他腰間掛著的孤伶伶的玉佩,突然很想八卦一下,象這樣的節日,有沒有人會記得繡一只香嚢塞給他?思緒剛觸及此,她不自覺的搖了搖頭,仿佛這是一塊不可觸及的禁地,連在心底私下想那么一下下便覺得不舒服。
這樣的情緒讓她不明所以,悄悄的瞄過去一眼,他雙目朗朗含著笑意相詢,李薇忙又搖了搖,表示她什么都沒想。
年哥兒輕笑,挑車簾向外掃過,回頭,“我們直接回家吧。這會兒日頭毒辣著呢。”
李薇忙點頭,“好。”從周家出來時已是末時三刻,約是下午二點鐘的光景兒,天越來越熱,她也有些飯后困倦。
再看年哥兒,雙頰有一抹酒后的紅暈,想必午時也喝了不少的酒。便又說,“你也一起回去歇歇再回那府吧。娘給你留著房間呢。”
年哥兒嗯了一聲。
※※※※※※※※※※※※※※※
第二日一大早兒,李家人剛用過早飯,有人敲門兒,孫氏過去開門兒,不一會兒手里拿著一封素雅的貼子進來,向何氏道,“夫人,是佟府送來的貼子。”
何氏擺手,“孫家妹子,叫什么夫人?咱們家不興這個,你呀,還稱我大嫂就好。”
何氏一邊說,這邊春杏已將那貼子接過去,李薇伸頭過去看,卻是柳氏邀自己一家去看戲的。
何氏聽說是這個,下意識就想推,不過,她話到一半兒,又頓住,想了想,問孫氏,“佟府是什么人過來的?”
孫氏道,“是一個管事模樣的媳婦兒坐車來的。”
何氏看了李海歆一眼,他也是一副眉尖蹙起的模樣。自己思量了一會兒,便和孫氏說,“行,你去和佟府的人說,明兒我們必去。”
李薇興致缺缺的皺皺鼻子。春杏也拍拍手道,“我不去,明兒大姐來呢。”
何氏笑笑,“年哥舅母請了咱們,還能漏了你大姐?只怕這貼子是一同送的呢。”
李海歆想了想便說,“反正也沒事兒,你們就去一趟吧。若是旁人旁的時候還能推推,這會兒你們若推,年哥舅母還認為咱是因石頭派了官,在他們面前兒擺架子呢。”
何氏一嘆,“誰說不是呢”
佟府的馬車走了約有一個時辰,衙門里老車夫過來送信兒,送的正是柳氏請春桃去看戲的事兒,說她已知道何氏去佟府,今兒家里有事兒,出不來,明兒就在佟府見吧。
李薇跟何氏說,“娘,你說是不是小玉又在折騰大姐?”
何氏拍她一下,“她是當大嫂的,鬧騰兩下也沒什么。”說著催她們自己去準備明兒見客的衣裳,便出了廳中,向廂房走去。
李薇知道她娘心底肯定不是象嘴上說的那樣,只不過是無可奈何。也可能是怕她們一時認為大姐太過委屈,心性左了,對小玉惡相向。
再者,以她娘與石頭娘相處的融洽程度,這會兒她還真不好太過責怪小玉。也不知道石頭娘過些日子會不會過來,來了后,看見小玉這副模樣,又是個什么態度。
自己在心里左思右想,想了半晌,愈想愈郁悶。直到周荻興致極高的來到李家,她的心頭還是沉甸甸的。
周荻看她笑得不歡暢,小嘴一撇,“不歡迎我來嗎?”
李薇忙笑,“不是呢。小荻姐姐今兒怎么來晚了呀?”
周荻神秘一笑,招小丫頭上前兒,讓她手中捧著的盒子放在桌上,又問,“春杏呢?”
這時,春杏從后院出來,聽到她的聲音,在外面應了一聲,進到廳中,“找我什么事兒呀。”
周荻笑咯咯的拉她到桌子旁,按她到椅子上坐了,伸手去開那盒子,“這是我剛在胭脂鋪里買的,明兒你們不是要去佟府做客嗎?可要好好裝扮一下。”
李薇笑了,倒了半杯子菊花涼茶遞過去,“小荻姐姐怎么知道的?”她問完才意識到,柳氏即請自己家人,三姐又與周濂定了親,必定不會漏下她,便笑道,“原來也送貼子給你了呀。”
周荻哼了聲,接過杯子喝了口茶,小鼻子皺皺,“是呀,我這次可是托了你們的福,不然,那佟蕊兒怎么會想起來給我下貼子?”
李薇笑了笑,她們雖然不是很關心這些富戶們誰與誰家相交如何,但是因年哥兒這層關系,還是略了解佟府的。
年哥兒回了賀府后,雖然佟府與賀府的交往多了起來,但是明面兒上還是與方府相交更密切。而且佟維安這些年雖然沒再出海,憑著柳氏父親的關系,每年也還是能弄來一些新奇的貨品,佟府在宜陽城內也算是扎下根基,且小有聲名。
周家雖然經營酒坊酒肆,可惜周濂與其父對賺錢似乎并不是很熱衷,家業如那位媒婆所,在宜陽城中并不撥尖兒。
佟蕊兒一向與方碧瑩交好,又因周荻個性直爽,估計與那些小姐們不太合拍。這么著,各有各有圈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笑著勸了她幾句,拉她與春杏到房間研究她帶來的胭脂香粉,笑鬧了一上午,留她在家用過午飯,小睡到末時四刻,周濂派人來接她,她臨走時笑嘻嘻的跑到春柳那屋,片刻又笑咯咯的跑出來,手中拿了一個物件兒,向李薇揮揮手,“不用送啦”歡天喜地的跑了。
李薇看著立在東廂房門口,氣中帶羞瞪著周荻遠去背的春柳,也笑了。
※※※※※※※※※※※※※※※
五月初五,一大早兒,李薇早早的醒了,剛穿好衣衫,春杏便從對面的房間里出來,披著一烏黑的青絲,眼睛半瞇著,一副沒睡好的慵懶模樣。
李薇有些恍惚,何時,記憶中那個初始時怯生生只會埋頭挖土,分家后又經常在竹林小道兒上飛奔著回家,大叫我餓了的小春杏,已長成豆蔻年華的少女?
春杏以手掩口打了兩個哈欠,見她一副愣愣怔怔的模樣,上前敲她的頭,訓斥,“還不快打水洗臉。等會兒我給你梳個上次從小荻姐姐丫頭那兒學來的新發式。”
“哎”李薇應了一聲,笑著起身,去打水洗臉,讓春杏給梳頭。
兩人梳妝完畢,春柳也從東廂出來,今兒她身穿的是入夏時新做的銀紅色大袖夏衫,配著月白的裙兒,發式還是往常的發式,不同的是,頭發上的飾品舍了絹花,改用一只銀紅色發帶挽系在發間,那發帶之上點綴著小手指尖大小的潤白珍珠,好看又不張揚。發帶垂下來的一小段兒和著腦后散下的烏發披在肩頭。除此之外,發上別無飾品。
俏生生從東廂順著抄手游廊向前廳緩緩走去。
李薇和春杏不約而同的微張著小嘴兒,呆呆的望著春柳。李薇在心中感嘆,三姐對衣著裝扮還真有天賦,銀紅色與她白晰的膚色極相襯,另與月白裙兒搭在一起,顯得即利落又雅致。
難得是那發帶用法,那是周家行納征之禮時送來的,看似不太起眼的發帶,在頭上這么一系,卻顯得十分別致。
春柳走穿堂那兒,停下腳步,有些別扭的斥責她倆,“傻站著干什么,不去吃飯么?”
李薇忙笑呵呵的點頭。春柳瞪她們一眼兒,自已往前院兒去。
春杏盯著她遠去的背影,好一會兒才嘆道,“原來嫁人這么好啊”
李薇“撲哧”一聲笑了,推她,“快走吧四姐若喜歡那發帶,不用嫁人,自己賺錢也能買”
春杏嘿嘿笑了兩聲,扯她往前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