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借機尋事(求粉紅~)
何氏與李海歆按照村里的送湯米習俗在街上買了一百個雞蛋,并一匹細棉布,送到武府門房上,請門房的小子們代為轉交,反正禮是送到了,即使門房不轉交,將來碰上面兒,也能說上話兒,就行了。
便又去年哥兒學堂,接春蘭幾個回醫館。
剛到醫館,卻見門前停著李家老院的牛車,一家人趕快下車進院,只見王喜梅正在與大娘娘家的兩個堂姐說話兒。另有兩個十一二歲的半大小子,在旁邊玩著。
何氏不防這兩個堂姐會來。忙上前打招呼,李王氏從屋里出來,臉兒陰沉著,“這是一家子跑來玩,還是照顧你爹呢?”
何氏不接話,等李海歆說。
李海歆接口道,“是武掌柜家有喜,我與孩子娘去送了個禮。統共沒用半個時辰。”
李王氏仍是不依不饒的,“老爹想喝口水都沒人在跟前兒,你可真孝順”
何氏臉上的笑意冷了下來,李王氏是這在兩個堂姐面前兒落自己臉面呢。自從分了家之后,與大娘娘家親近些,與這兩個堂姐也比先前在老院時親近些,走動的多一些,這是心中有氣兒,借機撒呢,再與先前孩子爹讓吳家莊那孩子領走騾子車的事兒一合,兩處擠到一處來了。
當下也不接李王氏的話,叫春蘭,“去給你爺爺倒水喝。再給兩個姑姑倒水”
李王氏登時惱了,“春桃娘,我說話你聽見沒有?你現在有錢了,再看不起我這個婆婆,我也是你婆婆媳婦兒頂撞婆婆,這是哪家的規矩?”
李海歆眉頭皺著,“娘,這是干啥?我們出去的時候,跟爹說了。他說這會兒不餓,等我們回來再吃。再說,這事兒是我回來叫孩子娘一塊兒去的,你有氣說我”
李王氏被李海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頂撞,氣得臉色發黑,大聲嚷著,“我說你,我說的話你聽不?自分了家,你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當娘的?”
王喜梅在一旁勸道,“娘,先不說這事了吧。兩個姐姐在呢。”
這時老李頭的聲音從里面兒傳來,“消停會兒吧,生怕別人不笑話還是咋著?”
李王氏更惱,回身大聲嚷著,“不消停別人聽見笑話的也不是我”
海芹海菊兩個站起身子,朝李海歆何氏笑著,“我們來了也有一會兒子,家里地里一堆的活計。二叔沒大礙我們也放心了,這就家去了啊。”說著又與李王氏淡淡的打了招呼,回身叫那兩個小子要回家。
李家老三與王喜梅送這二人到院子口。等人走遠了,才回身進院中。李家老三看著氣哼哼的李王氏,說,“娘你這是干啥呢,這是在醫館呢,有事兒回家再說吧。”
李王氏氣呼呼的坐了一會兒,問李海歆,“昨天兒你們去吳家莊了,你爹的藥費倒底咋說的?”
李海歆便把吳旭家的情況說了。
李王氏一聽又提高音調叫嚷起來,“看看,我說的咋樣,他爹死了,凈苦著你爹了你們這好心施得好”說著又哼哼的進了屋子。
李家老三與王喜梅乍然聽到這個,也是一驚。過了一會兒,李家老三問,“大哥,那咱爹的藥費可咋辦?就這么著算了?”
李海歆嘆了口氣,“不算能咋著?眼下只能這么著了。人家死活拿不出來,咱還能真的拉去見官?”
王喜梅看了里屋,插話道,“那孩子看起來也是老實的,要不改天再讓老三找到他私下說說,這錢讓他慢慢還?”
李海歆擺擺手,“等咱爹回家靜養再說吧。要是他真還不上,也算在我頭上。”
李王氏在屋里說,“知道你現有錢了,你咋不在你母親跟前兒充一回大方?”
李海歆登時起身,去收拾牛車,說李家老三,“明兒還要去宜陽送酸筍子,你和喜梅就在這招呼半天吧,等老2來了,你們再回去。”
李薇一見她爹套車,忙扯著春柳春杏往外走。每當這個時候,她總是郁悶無比,可李王氏又在那位置上坐著,根本沒有自己與姐姐插嘴的份兒。若不是如此,單看三姐這副氣得咬牙握拳的模樣,她怕是早就沖上去了。
還好,她爹還算比較透
一家人坐著上牛車出了鎮子,李海歆跟何氏商量,“要不,下晌就去吳家莊,跟旭哥兒說說,讓他來咱家幫工?”
何氏氣著,沒好氣兒的說,“那錢咱就不要了咋著?咱自己掙的錢,還做不了主了?”
李海歆說,“這也不是置氣的事兒,讓咱娘拿著這個做話頭,日后不還有的牽扯?”
春蘭也勸何氏,“娘,爹也說的對。嬤嬤這些年可不就是專等著挑你的不是呢。讓她抓著了,又給咱狠鬧”
何氏“撲哧”一聲笑,朝李海歆說,“你聽聽你閨女說的。”
李海歆扭頭黑著臉兒斥責一句,“不準這么說你嬤嬤。”
李薇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春蘭,二姐向來語出不凡。這話要背她爹說說還好,說到當面兒……嘖嘖,真有勇氣
何氏又笑了一回,才說,“原先我也想著旭哥兒錢還不上,讓他來家里幫工,不說讓他全還上,至少咱也得有這么個姿態。可我一想著他爹的病,我又猶豫了,聽說那個病會傳染的,萬一他也帶著癆病,那可咋辦?”
李海歆笑了,把牛鞭甩得“叭叭”作響,“以我看沒啥事兒。你忘了咱老姑丈就是得了癆病,可是床上足足躺了五六年,咱老姑見天兒侍候著。如今,他去了也有七八年了,咱那老姑的身體不也好的很?家里的幾個孩子一個個都沒事兒。”
何氏心里頭還是有些不放心,“這病可是絕癥,還是要小心些。”
李海歆笑笑說,“沒事呢,你且放心吧。”
何氏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只說再商量吧。
在一團忙亂中,李家把第一批腌的筍子也出完了。自上一次去過鎮之后,李薇和幾個姐姐再也沒去過,整日在家里幫著下新買的筍子。
河東村的常鐵柱嘗到了賺中人錢的甜頭,又加上最近這些日子天氣暖了,筍子長得也快,他收的筍子每次李家去兩輛牛車過去,都還拉不完。
李薇望著這大堆筍子,有些擔心兩家酒樓消化量的問題,有心讓她爹去找找佟維安再說說,可看她爹實在忙得兩頭跑,顧不上。還好的是,這種腌筍子有一個好久,只要不開封,不透氣進去。腌久了,也不會變得更酸,且能放些時候。
往年這個時候家里的田就該鋤草了,可是今年卻顧不上,還是她小姨父家派了幾個長工過來幫了一天的忙,才把北地鋤了一遍兒。
李薇看到這個又動了說服何氏請長工的心思。家里這幾個都是短工,一旦到農忙時,都要忙活自家的活計,那窩兔子中已經不少抱著小兔子的,再一窩下來,又是照看小的,又要給老的喂草。
從春上到秋后這一段時間里面,兔子繁殖的那個速度實在讓人有些招架不住。
可長工一時下也不是能很快尋到合適的,有春峰的事兒在先,何氏愈發不想找那不知根底兒的。吳家莊那孩子看行事作派倒還象個厚道孩子。只是何氏仍有些憂心他爹那病會傳染,一時真拿不定主意。
日子過得飛快,老李頭在鎮上醫館住了二十來天后,被接了回來。李王氏有心趁這個時候,再顯顯她的威風,當天就把三個兒子兒媳叫到一處,還請來了主持分家的幾人為她撐腰,讓三個兒子兒媳輪流照看老李頭并她家的幾畝地。
等人走了后,李家老三埋怨李王氏,“娘,你這是干啥,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爹摔著了,我們還能不管?請五叔幾個大張旗鼓的過來,不明就里的,還認為我們不管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