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文軒中舉(要粉紅要粉紅)
李海歆讓李家老三先殺了五只兔子,兔子肉當天就給胡掌柜送過去,胡掌柜見李海歆把兔子肉處得干干凈凈的,笑呵呵的讓小伙計把裝兔子肉的竹樓接過來,送到后面食料間兒,稱重并結了錢。
五只凈兔子一共十四斤多,李海歆主動抹了零。胡掌柜付了二百八十個大錢給他。李海歆做生意的態度讓他很滿意,雖也是個地道的農戶,卻沒有大多數村人錙銖必較的習性。胡掌柜雖不指著省這幾個錢兒發家,但是與這樣的人打起交道來,心里頭卻舒坦。
李海歆臨走時,說家里還有十來只兔子可出欄,問他讓何時送。胡掌柜想了想便讓他在集市前一天兒送來,第二日來鎮上趕集的人多,方圓二十里的莊戶人家大多都會趁農閑到鎮上轉轉,品香現在名氣愈來愈大,趁著這個時機,一則掙些錢,又可以把酒樓的名氣再提升一下。
李海歆笑著應下來。
離開‘品香’,又去成衣鋪子,想打探打探人家是否收兔子皮,卻被狗眼看人低的伙計給轟了出來。李海歆看看身上半舊的衣衫,苦笑了下,卻也沒怎么往心里去。只是愈發感謝武掌柜,若沒有他牽線,他們家和胡掌柜接頭接得也沒那么順當。
看看天色還早,先趕著牛車去二武學徒的木匠鋪子把大武讓捎的冬衣等給物給送過去。說話間提及去成衣鋪子的事兒,二武避開木匠鋪子眾人,悄悄說,就是他們收,也別賣給他們,那家掌柜黑心肝兒,一張皮子得往下壓一半兒的價不止。
李海歆應了聲知道了。又與他說了幾句閑話,趕著驢車去學里看望佟永年。
父子倆立在學堂外面簡單說了兩句,李海歆塞給他十個錢兒,就要家去。
佟永年在他身后問,“爹,咱家的兔子皮毛準備賣到哪里?”
李海歆微怔,轉身笑著,“這事兒不用你操心,你專心念書就是。”
佟永年嘴唇輕抿,笑著,“爹,問兩句又礙不著念書。連梨花都知道要掙錢呢。我怎能裝作不知道。”盡管爹娘并未明說在武睿家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兒,單憑武睿那小子在學堂里對他的態度以及自梨花生病之后,家里再也不編簸箕賣簸箕,他即使猜不到真正的原因,也知道日后與武掌柜再也做不成這生意了。
李海歆知道他雖不喜多說,可性子里自有一股堅持在,這點與梨花倒是象,偏偏要打破砂鍋問個明白。
便說,“好,爹跟你說。兔子皮毛本打算去成衣鋪試試,結果……”他指了指自己的衣裳,自嘲笑笑,“……話還沒說完,就被攆了出來。你二武叔也說,成衣鋪子不能賣,爹再想想別的地方。要不就趁著有集,還來擺攤賣。”
佟永年眼睛閃了閃,手不自覺握成拳頭狀,停了一會兒,才松開拳頭,輕笑著,“那等的小人,爹不必理會。”
聽他這樣說,李海歆欣慰的笑了,“當然不理會。掙錢雖不容易,咱也要光明正大挺直腰桿兒的掙”
他這話一出,父子倆又對視而笑。
李海歆性子沉默,在家與佟永年的話也不多,只是一味的對他好。現在說起來才知,半路的父子,骨子里竟是如此相似的。
“爹,若是成衣鋪沒門路,可以一次集十來張,去縣城找間當鋪賣了。”佟永年說著,目光卻不自覺的越過李海歆投向悠悠的遠方,兒時,他最喜去家里的當鋪玩,恍惚記得里面收購各類的毛皮。只是,他眼睛眨了眨,把目光移回來,輕笑,“小舅舅在縣城讀書,可讓小舅舅打聽個妥當的鋪子,拿去讓人瞧瞧。”
就在這一剎之間,李海歆自他眼中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象是蔑視象是仇恨象是冷笑。顧不得想別的,忙一把按在他肩頭,“年哥兒?”
佟永年輕笑應了一聲,抬頭望他,朗朗雙目之中卻無一絲陰翳。李海歆暗嘆一聲,在他肩頭拍拍,笑著,“行,爹知道了。如果去縣城當兔子皮,不會讓人騙了去”
佟永年點頭,又說常休前不必再來接他,他自己去搭順路的車回去。
李海歆卻說這事兒等再過兩年兒再說,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佟永年也不再多說,只讓他回去的時候,路上小心。
回到家中,李海歆把五張剝好的兔子子送到西旺村的熟皮匠家里。李薇這個時候才知道,西旺村是她爹的姥娘家,也就是李王氏的娘家,他爹小時候走姥娘家就知道有這么一個老熟皮匠在,也難為她之前還在鎮上瞎轉悠。
更讓她沒想到的是,熟每張皮子居然需要十五文錢,李薇想著,這么一來,自己的雪白兔子毛皮,一張至少得賣五十五文吧?只是不知道熟硝制皮子都是這個價兒,還是因為熟人,她爹不好意思跟人還價,從而導致成本上升……
不過,即使如此,她也知足了。一只兔子,連肉帶皮子,差不多可以賣到一百文,除去家里偶爾喂的糧食之外,剩下的都是勞動力成本,呃,這個,暫時忽略不計吧。
九月初,金桂飄香,何文軒中舉的消息傳來,何氏一家子急急忙忙趕著牛車前往何家堡,讓王喜梅幫著看家。
等他們趕到時,前來送邸報的差役已走了,滿地的鞭炮屑,村子里的人把何家的小院的圍得水泄不通,笑嚷嚷的議論著。
“文軒這孩子俺早就知道能成大器,早些年他爹不在家,大人去地里干活兒,他在家邊燒火做飯,邊看書咧……”
“可不是咋滴,單是文軒的生月,就一般的孩子不一樣。十月初一正子時,都說這時辰怪,壓不的人,那是大兇文軒這孩子壓得住,那可是大吉,大福大貴……”
“哎喲,這回文軒他娘可享福嘍,連帶這一大家子都能跟著享福……”
梨花姥娘家幾個近鄰看見何氏一家,忙揚聲笑著招呼,“哎呀,春桃娘,你這回來可好嘍了。文軒中了舉,還能忘了你這個把他從小帶到大的大姐?”
何氏滿臉喜氣與幾位圍過來的近鄰打招呼,又說,“棒子嫂說得是文軒吶,也不會忘了幫襯過的街坊……”
梨花大舅舅聽見從院中出來,笑著招一家人進屋中,又與一院子前來恭賀的街坊們說,明日開家里宴客拜謝,請都過來吃宴。
大家笑嘻嘻的恭賀一番,陸陸續續家去了。
屋里梨花姥娘喜極而泣,哭得眼睛紅腫起來,一家人進去的時候,她還在抹著淚兒,兩個妗子在旁邊笑勸著。
梨花大妗子笑著說,“娘,別哭了,大姐一家都來了。你瞧梨花還刮著羞羞你呢。”
梨花姥娘聞望去,果然梨花正用小指頭刮著臉兒,一下一下,黑葡萄大眼睛里笑嘻嘻的。
她“撲哧”一聲笑,拿了帕子抹去眼淚兒,感嘆著,“文軒生下來瘦弱,生辰又不好,都當活不成呢,誰成想他能有今日的造化。”
何氏與梨花兩個妗子連忙勸。正說著,梨花大舅舅家大兒子,小名叫小寶,在外面叫著,“二姑二姑父來了”